微 信 扫 一 扫
炉头:明代村庄民风淳,鱼米之乡谋振兴
发布时间: 2024-03-26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刘春玉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71)


炉头村位置图。阿 龙 制图

炉头村鸟瞰。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 郑楚藩 摄

炉头陈氏宗祠。

炉头古庙。

炉头村寨前溪。

炉头村文化活动中心(榕东街道综合文化站)。

炉头村委会。



  从双溪明月公园出发,沿榕江南河北绿廊西行14.71千米,到达市区望江北路仙彭路口,沿仙彭路北行1.2千米,折渔湖中路西北行435米,就来到榕东街道炉头村境内。2024年春,记者一行走进炉头村,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64个社区(村),也是进入榕东境内的第12村。


  炉头村位于榕东街道东南部,地形略呈长方形,北至南长约1000米,东至西宽平均300米。东与西陈村相接,东南与渔湖街道仙阳村共拥一小段小河汊,南与祠堂村以小河汊为界,西临东乡村,北邻钟厝洋村。占地面积约450亩,总人口1215人,系陈姓村庄,采取一村一经联社制。


  陈姓村庄,明末迁来


  据文献记载,炉头村,古为多姓聚居地,1958年以前有卢厝地和卢厝沟地名,村名当为旧时卢氏所起。据调查,卢氏后人迁往梅州大埔县。据清乾隆《揭阳县志》渔湖都村名表载为卢头。据了解,老村寨以前有陈、黄、林、曾多姓并存。传至民国期间,唯存陈氏一族,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村人口约300多人。


  炉头陈氏先人没有编修族谱,由于没文字记载,祖宗哪里来?什么年代来?无从考证。虽无文字记录,但以前陈氏公厅后座设龛,于中左右分别供奉长房、二房、三房祖宗家神牌位。据如今80多岁的村中老人回忆,旧时该村有18层龛家神牌,18层代表18代人,至现在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推算起来,该村的历史至少可溯源至明末清初。据村中老人所说,结合文献资料记载,该村的古建筑格局也属明代建筑风格。


  炉头陈氏几百年历史,经历过多次天灾人祸、战乱。据《揭阳渔湖炉头村陈氏族谱》主编陈楚坤介绍,清末时期,为避邻乡大村欺凌,炉头陈氏并入溪南陈氏族谱,以五房支系记录在谱。从那时起,炉头村每年都有长辈老者代表参加陈氏祭祖活动,但那时该村还是没有族谱。2019年10月,炉头村陈氏族谱才编撰完成。


  古寨独特,鱼米之乡


  炉头古村寨坐东朝西,从北至南排列。最北端有书斋巷及巷内二房陈应祖所建书斋一厅二房2座,随后是陈氏公厅五间过三进厅1座。中间有长房“碧渠公厅”五间过三进厅1座,再之有林厝厅遗址1处,最南一厅是长房“进第公厅”五间过二进厅1座。全村10条巷包括后厝总约200多间住房。寨前高筑寨墙,南立龙畔大寨门,北开虎畔小寨门,形成进可攻退可守、坚固的古村寨。


  炉头村地处榕江南河下游,西边一条西沟溪南北向直通全境,东边羊尾沟从北向南流入寨前溪,至进后沟与西沟溪汇入猫目堀,经大桥头溪向仙阳村流入南河。村里溪河纵横成网,自古溪里和水田里生长各种鱼类、贝类、蛙类30多种。该村所处区域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作物四季常青,自古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番薯、小麦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薏米、马蹄、甘蔗、香蕉、柑桔、龙眼、木仔、杨桃等,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兴修水利,平整耕地,逐步实现机电耕作灌溉和科学种田,水稻等粮食作物年年丰收,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65年起,该村建向西围泥瓦房一座100多间。1972年至1986年前,扩建向南围泥瓦房一座312间。1974年,全村开始照明用电。1990年后,该村村民开通有线电话。


  民风淳朴,重视文化


  炉头村民风淳朴,崇尚自然。陈楚坤带着记者一行人来到炉头村历史悠久的“炉头古庙”,指着重修芳名榜介绍,称炉头古庙自从建村就有,1992年复建,2023年修缮。


  据榕东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孙逊高介绍,2009年2月,炉头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2012年4月,炉头村文化活动中心加挂榕东街道综合文化站牌子,2012年11月街道设置社区体育指导员服务站,2018年12月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A级服务站、省示范点,2020年6月顺利建成榕城区图书馆分馆及文化馆分馆,丰富综合文化站活动内容。


  目前,炉头村文化活动中心每周三晚汇集本村和外村潮曲爱好者唱潮曲,周一、五上午是弦诗乐活动。如今,该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场地宽阔,灯光明亮,音响及各类乐器齐全。炉头村在传统潮剧、潮乐方面,历代均有名师名人,如擅长二弦、唢呐的师傅陈阿熊,集鼓点指挥、导演、演唱等所有纸影戏技艺一身的陈阿谦,二弦、扬琴的名师陈炳松。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人民的文化教育,以公办、民办、夜校多种形式办学,使炉头村民的入学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该村历年来均有学生考上大学,现在全村大学学历以上的有148人,这些人才投身各行业,为家乡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手工起步,全面发展


  炉头村的传统手工业是织苎麻夏布和女工抽纱。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村有打石、打铁、织草袋、编草绳等手工业。改革开放后,该村工业化得到较大发展,目前涉及的工业有五金、餐具、玩具、微电机、印刷、化工、服装、机绣、纸箱、包装袋、注塑、鞋厂、钟表、镜厂、纸厂等,有大小工厂及作坊90多家。商业有网购、布料、废品收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商场。服务业有医疗、医药、饮食、旅社、理发、家政服务等。此外,还有村民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搬运业。


  2002年,村集体先后投资40多万元,完成了全村路灯、绿化、排污等配套建设,改善了村民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进入21世纪,炉头村全面发展,城市化建设发展加快,居民住房越建越漂亮,村里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达,渔湖中路东西走向从村中心通过。新规划的榕东路从南至北在村西边接近东乡交界处通过,东边村道炉心路、炉贤路南北走向经钟厝洋直通进贤门大道。村民的就业门路增多,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不少村民出入有车。


  单独建制,已逾卅载


  就如上文所述,清乾隆《揭阳县志》渔湖都村名表记载的村名为“卢头”,并标注“距县十三里”,渔湖都图上画出的地名,也是“卢头村”,这证明至少到清代中期,炉头村的名字还署为卢头村。因卢氏的他迁,陈姓的壮大,卢(盧)字被加了火字旁,变成炉(爐),至清末,村名已演化为炉头村。


  民国八年(1919),渔湖都划为7段(都下机构,大致与乡相似),炉头划为渔梅段所辖村落。民国二十一年(1932),原渔湖、官溪两都范围合置为揭阳县第七区,下辖18乡,炉头属渔梅乡,为其所辖13甲之一。民国二十八年(1939),原渔湖都范围7乡重新调整为5乡,炉头隶属渔西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建立渔湖区,全区划为12个行政村,炉头隶属梅联村。1952年,12村改建为15个小乡,炉头与附近的西洋陈、西洋林、东乡、后畔、祠堂共6个村子合建为一个新小乡,因有6村合建,遂命名为陆联小乡,乡政府驻西洋陈。


  1955年冬,渔湖区设5个中乡,炉头为梅联中乡所辖。1957年1月,渔湖区5个中乡合并为2个大乡,炉头隶属梅联大乡。同年9月,梅联大乡与渔江大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下辖13个高级农业社,炉头隶属陆联高级农业社。12月,红旗人民公社改称渔湖公社,13个高级农业社改称管理区,炉头仍属陆联管理区。1959年3月,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炉头属陆联大队。


  1972年5月,渔湖公社将陆联大队分为西陈、西林两个大队,炉头仍归西陈大队。


  1984年,随着公社改置为区、大队改置为乡,西陈大队和西林大队重新合并为陆联乡。之后,陆联历经村委会、村公所等建制,炉头为其管辖。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3年7月21日,揭阳市政府批准将渔湖镇燎原、陆联2个行政村划出,在两村范围内设立榕城区榕东街道。当月,榕东街道办事处撤销陆联行政村,将其所辖6个自然村全部升格为行政村。至此,炉头村开始独立建制。


  升格为行政村后,炉头村在原来的经联社址办公。直到21世纪初,炉头村委会新办公大院于寨头溪西岸建成后,才搬到新址办公。


  文明创建,振兴乡村


  新时代以来,炉头村按照区、街道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村环境整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炉头村党总支书记陈旭平介绍,近年来,该村通过专题宣讲、“榕树下的微课堂”、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生活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2018年,炉头村被评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该村被评为省卫生村。


  为发展乡村旅游,炉头村高度重视本土风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持续推进旅游规划建设,致力于古村落的规划与发展,让游客能充分体验丰富的乡村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近年来,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开发,该村正努力打造一个集文化、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1992年,炉头村成立公益理事会,致力于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乡贤联谊活动等形式,激发乡贤的爱乡情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村里还先后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炉头村卫生站、炉头村篮球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陈旭平表示,接下来炉头村将大力推进村政建设,完成村规划设计图和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推动该村“百千万工程”建设;开展炉贤路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打造炉头村文化活动中心前党建公园,切实推动炉头村的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