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母亲的春节
发布时间: 2020-01-22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李倩仪

  

  过年喽


  腊月一过,年的气息就浓了,看着日历撕去一张又一张,我便轻轻感叹了一声:唉,又要过年了!这一轻声感叹,并没有多少失望或是不喜欢,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已很难找回小时候的那种兴奋了,心中些许失落而已。然而,听到我这一声感叹,母亲便笑着说:“怎么啦?过年不好吗?难不成你还害怕过年了呀!我可开心了,过年了,你们大家都回来,天天给你们做饭吃,想想我就觉得很满足。”看着母亲眉飞色舞的样子,让我觉得有点好笑又无比欣慰,母亲的心依旧年轻!


  每年的春节,母亲都为我们安排得井井有条。小时候,腊月未到,她便带着我们去买衣服,为过年做准备。腊月一开始,她便挑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带领一家人搞卫生,收拾旧物,弃旧迎新,我们小孩也要参与进来,自己给自己的物品归类整理,擦桌子擦地板等等,让我们从小就有了劳动的主动性。


  一直来到腊月廿四,这一天是小年,话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灶神”会骑纸马上天,每家每户会虔诚祭拜,我们当地的习俗是“煎粿”,加点糖和花生碎,希望“神明”吃甜甜,上天言好事,下界降祥瑞吧!虽然我们不是很喜欢这种“煎粿”,而且外面也有了相应的物品可以替代,但是多少年过去了,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在这一天,专门“煎粿”,虽然只煎一小盘,按她的话来说,就是这一天是小过年,应该要有个样子,什么东西都买现成的,过节没意思。


  廿四过后,市场更热闹了,年的气息越发浓烈,母亲更是闲不住,她去逛市场,买萝卜、芋头、马蹄等等。除夕前一天,她开始蒸萝卜糕,先把米碾成米浆,然后把萝卜拉丝,加入米浆,香菇,芹菜等搅拌,上锅蒸上几个小时,揭锅那一刻,满厨房的香味扑鼻而来,最好吃还是要切小之后,上锅里煎一小会,沾上陈醋,那个味道可叫一个“绝”!


  当蒸好萝卜糕,母亲还会忙着卷“鱼卷”,先到市场挑选猪肉,这也是一件讲究的事,肉的肥瘦要适中,然后把马蹄剁碎,还有芹菜,最重要的还要那一味川椒,再把这些食材进行搅拌好,倒入一张腐膜中,卷起来,拿到锅里蒸,二十分钟左右,“鱼卷”便可出锅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热油里炸一下,沾上橘油,外脆里嫩,甜而不腻,成为一道上得了“桌面”的美食!母亲知道我更爱吃香芋,所以她总会另外多做一份,在里面加入香芋,换成了“芋卷”,这时候炸出来有了一股芋头的香气,更适合我的口味了。春节的萝卜糕和其他自己做的小吃,除了留下一部分来祭祖外,母亲还会送给亲戚朋友一些,让大家尝尝她的手艺,每当这时候,亲戚朋友也会送来他们自己做的其他小吃,其乐融融,在这一来一往中,节日的和谐气氛正体现得淋漓尽致。


  “粿”类的食物准备好了,母亲还要忙于卤鸭卤鹅,虽然外面卖的卤味很多,但是母亲始终觉得在外面买的不卫生,味道不“正”,她觉得一只入味的卤鸭,酱油是关键之外,还要加入她的“独家秘方”,这样的卤汤熬出来的鸭肉才适合我们一家人的口味,而且自己做的这一味卤汤,加入白煮蛋,熬过之后的卤蛋才是最好吃的,她知道我很喜欢,所以总是乐此不疲!


  当母亲忙碌完这些节日粿品时,除夕便到了,自然而然,粿品先祭祖,但这一天下午,母亲总会叮嘱我们先洗澡,换好新衣,不管是小时候的我们,还是长大后的现在,在她看来,新年都要有新面貌,洗澡换新衣再祭拜祖先,以表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节日的仪式感。


  其实春节的这些小吃,有很多原来母亲都不会做的,但是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却开始研究如何做好过节的小吃了。在一次又一次尝试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刁钻的嘴。看着她忙忙碌碌的样子,我们有时候会劝她别费工夫了,买现成的就好,但她总是乐此不疲,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她的劳动成果时,她更是满脸幸福。我想,我应该支持她。因为这一切,她告诉我们:生活需要仪式感。


  虽然我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可能没办法真正体会母亲这种幸福,但是从母亲忙碌的春节中,她努力学习制作小吃的背后,除了告诉我们生活要有仪式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源于一份爱,源于一份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因为,除了爱,我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编辑:陈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