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闲言碎语说探春
发布时间: 2020-04-08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薛小娜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探春。


  贾探春,人称“三姑娘”,笔名“蕉下客”,她是荣国府贾政和奴婢出身的妾侍赵姨娘生的女儿,是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探春算得上是红楼众女子中出类拔萃的人,曹雪芹对她的形容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由此可见,探春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气质高雅,一个“神”字,可知风华。


  在大观园繁花似锦的女孩中,探春有着不同凡响的性格魅力。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大概最难忘的情节便是大观园里的海棠诗社。初秋,海棠花开,探春忽然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第一次海棠诗社集会地点,便是探春的秋爽斋。她在海棠诗会里是兴致最高的,第一个交卷,宝玉评价《咏白海棠》比宝钗那首还高;在菊花诗会中,黛玉为魁,探春的《簪菊》仅居其后,一句“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颇受宝钗称道。探春更是写得一手好字,闺房那些名人法帖,宝笔筒砚,还有各色笔筒笔海里插着如树林一般的笔,别具一格,令人过目难忘。元春探亲时,指名由探春誊写众人诗稿;探春亦很有雅趣,她托宝玉买些新奇的小玩意:小篮子、香盒儿、风炉儿,皆朴而不俗,直而不拙。


  探春是众姐妹中唯一理家的姑娘,说她的长处,更多表现在她的管理上。她从以往的账目中发现了姑娘们每个月的头油脂粉钱、爷们学堂的零食费用重复,并采取措施,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她甚至把大观园中的花木都承包给有经验的老妈子,让她们管理生财,以此解决园中花木管理的人工、银钱等问题。对比王熙凤,她的管理更为人性化、文明化,更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


  探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数抄检大观园了。当王夫人受了王善保家的怂恿而抄检大观园时,对比迎春的老实懦弱和惜春的明哲保身,贾探春却命众丫鬟秉烛开门,严阵以待,态度是坚决不配合。她敏感地觉察到贾府这个大家族内部残杀、气数将近的征兆,痛心而愤怒地责打兴风作浪、犯上作乱的王善保家。


  这般出色的聪敏女孩子,可惜还是被亲生母亲赵姨娘所累。


  探春的痛苦,全部来自赵姨娘,这个给了她生命却不能给她命运的人。在尊卑有序的贾府中,探春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加之赵姨娘善妒,见识低微,还有一张管不住自己的嘴,到处惹是生非,情商真低不说,还时不时都要刷一下自己存在,完全不顾身份尊严。赵姨娘每次闹出的笑话,必让探春觉得羞愧难过,颜面尽失,却又无可奈何。她苦恼又难过,偏偏又无法置身事外,每每不得不给惹事的亲妈处理烂摊子。自己好不容易在夫人那里得到点信任,赵姨娘就时不时为些小事兜出她的出身,用无知愚蠢的方式吞噬着女儿的价值感。


  《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没有完美的人,谁的灵魂里都有灰暗的一面,探春也不例外。


  最备受争议的一节:凤姐染恙,探春负责主持管理大观园,恰逢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去世,需要贾府赏丧葬费,探春依例赏了二十两。为此,赵姨娘哭哭滴滴来闹,嫌二十两银子给少了,当众指责探春不照顾自己。探春面对生母的质问可谓是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骂赵姨娘也不留情面,当众撂狠话: “哪有姑娘拉扯奴才的!” “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如此扎心的话,一直被后人诟病,认为她尖酸刻薄,贪慕虚荣又不近人情。


  可从探春的立场,她这么做是合情合理的。按照古代礼法,庶出的儿女都是需要称正室为“母亲”,称生母为“姨娘”,那么她不认赵国基,反认王子腾为舅舅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多赏二十两银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探春如果真的赏了,就会落下了办事不公的把柄,在王夫人处失了信任,在凤姐处会被看低,在奴才里落了笑话,从此在贾府将再无威信可言。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探春,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自然是不想出一点差错落人口实。赵姨娘争的是额外的赏赐,探春没有这份权力,即使有,也没理由这么做,那她拒绝赵姨娘也在情理之中。


  探春经常怼自己的母亲,甚至和她划清界限,实在是对方不争气。很多人诟病她不认生母,说她冷血。这正是探春最悲哀,最敏感,最可怜的地方。事实上,她若不以此自救,与生母为伍,她也就变得和赵姨娘一样面目可憎了。


  探春的结局,远嫁海外,虽然背井离乡仍然属于悲剧范畴,遂列名“薄命司”,然而以探春的手段,一定会在异国他乡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以前看《红楼梦》一直不明白,曹雪芹为什么要把探春列在金陵十二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黛玉、宝钗、元春,如此看来,自有一番道理!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