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实用日汕语捷径》《日汕会话》的语言学价值
发布时间: 2020-06-29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欧俊勇

  

  实用日汕语捷径书影。


  日汕会话书影。 


  《实用日汕语捷径》与《日汕会话》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出版的日语与潮汕方言会话的重要语言文献。从性质上看,《实用日汕语捷径》是学校教材,而《日汕会话》则产生于日军侵汕背景,其目的更多地服务于战争需要。两书内容虽略有区别,却都以日常交际为主要内容,罕见学界关注,是为研究潮汕方言状况的重要语料。


  两书反映汕头话的历时状态


  《实用日汕语捷径》(又译《实用日汕语快捷方式》)成书于1920年,由徐风樟主编。全书共130页,并有附录8页,由汕头东瀛学校出版。日驻汕领事市川季作为该书作序,汕头东瀛学校校长安重龟三郎撰写凡例说明。徐风樟时任汕头东瀛学校教谕,其生评待考。该书课时共46节,每课时根据会话内容自成一课,个别内容较多则分为多课时。书后附录部分收“解说”“名称”两个部分。“解说”部分主要对语言的语音性质、发音状态、语调、字音及话音、八声符号、音符字音等六部分进行说明,对于了解汕头话的历时状态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发音人系“潮阳、澄海地方出生汕头在住者”。


  《日汕会话》由日据“台督府文教局学务课”编辑并出版。1938年初次出版,1939年、1948年再版。全书共325页,共分为三篇:发音、单语、会话。第一篇“发音”描述了汕头话的声调、变调、鼻音和清浊音变化情况;第二篇“单语”共分45单元,既分词类(如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等)又将名词划分细类(如货币、军事、官职、天文、地理等),此篇为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三篇“会话”由10个单元组成,此部分以军队日常会话为内容(如行军、联络、宿营、宣抚等),句式较为简单,以短句为主。


  两书编写结构大致相同,每页采用上文下译方式。上文主要是日文的意义,下译主要采用日语假名发音标注汕头话,有时对个别词汇也做了翻译。相比较而言,《实用日汕语捷径》较为系统,而《日汕会话》较为注重词汇,会话以短句为主。


  通过语言体现诸多社会文化现象


  《实用日汕语捷径》《日汕会话》以当时社会情形用语音、词汇和例句来总结和归纳汕头话的情况,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在语音价值方面,两书都专门解释了汕头话的语音,《实用日汕语捷径》描述了汕头话的语音性质、发音状态、语调以及文白读现象,《日汕会话》则描述了汕头话的语调、变调、鼻音、送气和非送气音等。二书明显具有现代语言学的色彩,在语音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在语法价值方面,两书保存了大量构词法和句法结构的内容。如名词的特殊前后缀语料,收录了小称词后缀“仔”、称谓词前缀“阿”、尊称词后缀“娘”等潮汕方言特色词汇,如“烟仔”“阿父”“头家娘”等。同时也收录了特殊的程度副词“死”,以表示极端的程度,如“雅死”“恶死”等。在句法方面,二书以陈述句为主,特殊的处置句、被动句、“有”字句情况较少。比较丰富的是疑问句,在句末加语气词“无”表示疑问,如“此条街有医院无?”在现代潮汕方言是非疑问句中常附加语气词“么”,但在二书中没有出现,全用“不”或者“否”代替,如“这个是汝个否?”“如此好不?”此外,二书还保留了一些疑问代词,如“若”“做哖”“什么”“什”等,如“米一斗若多钱?”“做哖?”等。


  在文化价值方面,两书作为适用日本军民日常交际的语言教材,也反映了当时汕头地区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一是保留了大量的现代汕头话少用或者不用的词汇,如“橡乳”(橡胶)、“阿舍”(少爷)、“宿翖”(休息)等。二是保留了大量地名和机构名称,如《日汕会话》就专门设有“汕头市内及近郊地名”部分,专门收录了市内街道、市郊交通等专用名词,如“镇邦街”“通津街”等等。这为了解汕头市及近郊的地名变化提供了依据。三是保留了大量社会经济生活的语料,如收录了大量的行业词汇如“通事”(翻译)、“挹肥个”(掏粪工人)等等,反映了人群的职业情况。同时,收录了诸多新词汇,如“阿司匹灵”(阿司匹林)、“电光线”(X光)等等,这些反映了汕头地区现代化过程中语言的发展变化。


  总之,《实用日汕语捷径》《日汕会话》内容反映了汕头话逐渐定型的过程。当然,由于编者水平的限制,二书还存在诸多错误之处,尤其在语音上,出现了不少记音上的错误。同时,在近代日军侵华的背景中,二书还收入了大量与战事有关的语料,这也有裨于我们通过语料了解日军的预谋和侵华行径。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