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播种者燃灯者没有学科门槛
发布时间: 2020-07-29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杨朝清

  “体育老师也能当班主任?”对于外界的质疑,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冯宙强用实力向外界证明体育老师不仅能教好体育,还能当好班主任,让班级的成绩排名从倒数逆袭到了第一。(7月28日《长沙晚报》)


  班主任除了承担授课任务,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学风建设、文化营造、家校沟通等诸多职责;班主任的角色扮演,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通常的情况下,班主任大都由语数外等主课老师担任,少数班级也会由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等副科老师来担任,却很少有音体美老师来担任。


  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音体美老师课时量少,在课堂上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少,不像主课老师那样几乎天天都可以见到学生;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少家长和学生轻视音体美课程,一些老师也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占用音体美课程。当体育得不到足够的价值认同,“体育老师的卑微”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便成为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班主任不仅要教书,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将体育蕴含的精神运用到班级管理也好,注重因材施教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也罢,只要对教书育人充满认同和激情,只要对学生充满感情和温度,“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也可以成为播种者,在学生心中播撒梦想的种子:“体育老师当班主任”也可以成为燃灯者,照亮和温暖孩子们前进的道路。


  不论是“宿管阿姨开写作课”,还是“宿管阿姨成名师”,抑或“给后勤人员敬礼”,伴随着社会变迁,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一些价值观念也在重塑与更新。那些热爱育人工作,能够从中发现乐趣、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的人们,哪怕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耀眼的光环和体面的身份,也依然可以成为“好老师”。


  那种认为“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的陈旧观念,显然背离了“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时代潮流。不少人习惯了给体育老师戴上“有色眼镜”甚至对他们进行形形色色的污名化,根源于体育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与敬畏,导致不少人轻视、慢待体育老师,认为体育老师缺乏知识资本和文化素养,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缺乏信任。冯宙强老师用自己的角色扮演证明,体育老师不仅可以做班主任,还可以做得比其他授课老师好。


  南开学校创办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认为,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他提倡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强国先强身”。在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今天,“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应该越来越多。说到底,不论是哪个科目的老师,只要愿意成为播种者和燃灯者,都可以做好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