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发布时间: 2021-01-2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林伟初 许佳曼 特约记者:谢泽博

揭东区推进乡村振兴成效初显。图为该区埔田镇牌边村概貌。通讯员 摄


  近年来,揭东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去年,该区入选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区,埔田镇牌边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乡村振兴优秀村”,锡场镇潭王村被中央文明委定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军埔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淘宝村”,玉湖镇坪上村被农业农村部定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该区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创新“相对稳定的静态管理”模式,这一做法2020年被省委农办收录入《“破二元补短板强弱项”广东省农村改革100例》,并被评为广东十大最具影响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


  突出“净”,塑造干净整洁新农村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揭东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全面推进路边、屋边、水边、田边、山边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品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区乡村“三清三拆三整治”顺利通过市级抽查验收;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与此同时,该区全力推进水岸同治,落实以奖代补措施,调动镇街、村居积极性,全面开展内河整治工作。近年来,该区共整治内河132.77公里,建设绿道10公里,清拆补绿、美化绿化8.6万平方米;基本建成农村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2%;完成曲溪河、大港溪两条黑臭水体以及一大批河涌整治。


  为推动工作常态化进行,该区着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方面,建立保洁经费补助机制,以人口数为依据,区财政给予各村每年每人30元的保洁经费补助,购买保洁车由区财政补助一半,每月每台再给2万元运转经费补助。另一方面,建立“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评比”环境卫生督查机制,每季排前两名的镇街各奖5万元,前十五名的村居各奖2万元,排名靠后的通报批评。


  突出“美”,创建美丽宜居新农村


近年来,揭东区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生态、人文等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揭东乡村风光既保有个性,又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


  在强化“点”的打造上,该区见缝插针、点块修整,全面推进“四小园”建设,共打造小菜园142个,小果园58个,小花园62个,小公园 115个。


  在强化“线”的联动上,该区坚持串点连线,打造4条精品旅游路线:玉湖汾水战役烈士纪念公园、新寮村、新亨五房村、锡场潭王村“寻红色古风·觅碧水竹茵”旅游线路;大港溪天然水系与“灯竿彩凤”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灯竿彩凤·积厚流光”旅游线路;揉合“金玉之乡”、阳美翡翠玉雕、“火把节”形成的“金玉·古韵”旅游线路;将埔田镇庵后、牌边等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与“近零碳排放”竹文化特色小镇起步区有机结合的 “竹文化”旅游线路。


  在强化“片”的提升上,该区以新农村连片示范整治为契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风貌提升,加大乡村连片打造力度,推动面上美丽宜居村向特色精品村拓展。


  突出“富”,带动农民致富奔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揭东区将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近年来,揭东区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创建了蛋鸡、茶叶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绿茶、淮山、芋头、竹笋等6个生态农业基地,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同时,打造埔田“近零碳排放”全国特色小镇、玉湖历史文化特色小镇、锡场“互联网+”电商特色小镇等,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此外,不断培育与发展壮大淮山、芋头、油茶、花卉、种兔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


  该区还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省级试点区的契机,对经济基础较好的经联社进行股份制、份额制改革,资产量化方式上选择“相对稳定的静态管理”模式,这一创新做法被省委农办收录入《“破二元补短板强弱项”广东省农村改革100例》,并被评为广东十大最具影响力农业农村改革案例。


  突出“享”,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为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该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跃升为国家级试点单位的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实践站点向各领域拓展;发挥各村、社区网格管理员“大管家”作用,构筑“15分钟服务圈”;通过“百场微党课”“榕树下的微课堂”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该区还着力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全覆盖推进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基本医疗公共服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为给群众打造便捷舒畅生活圈,该区加强镇街文体广场、公共文化设施、旅游厕所、“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套完善便民超市,全面推动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


  突出“强”,建强农村基层组织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该区积极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过硬;完成10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排查解决2个换届重难点镇街、19个村(社区)存在问题,为村级换届扫清障碍;每个镇(街)增加2个党建示范点,提供可看可学示范样板。


  同时,该区着力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实施“头雁”工程和“培土育苗”工程,充实基层后备干部梯队;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一系列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全面实施阳光村务。建设区、镇、村三级“阳光村务”综合服务云平台,全面规范村务党务公开内容,目前东部7个镇街120个村居已经全面完成创建,西部乡村全覆盖建设正在推进中。


(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