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院士增选,让科学的归科学
发布时间: 2021-02-25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近日,两年一度的院士评选再度启动,地方推荐的院士名单陆续公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就评选程序而言,目前还只是地方推荐阶段,这还只是整个评选程序的第一步。相关被推荐人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也就是说,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最终能否当选院士,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有很多门槛和程序。因此,若称相关被推荐人为院士,还言之过早。


  谈到院士,我们能想到谁?杨振宁、钱学森、吴良镛、袁隆平、钟南山……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正是人们心中院士的形象,他们具备优良的品质,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人类幸福贡献了毕生心血。


  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标准来看,院士评选条件也是极为严苛的。被提名者应该达到“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条件。当然,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条件,但这也为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参评资格提供基本的判断依据,即是否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就,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国籍、职称是否符合要求等。


  从评选流程来看,院士评选过程也是十分严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从增选当年的1月1日起,要持续10个月之久。6月的第一周将开展第一轮评审会议,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7月1日至7月30日,候选人材料公示。第二轮评审会议在10月的最后一周开展,届时将公布终选候选人名。评选条件严苛、评选流程严肃,足见,院士评选工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以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531位,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共222位,最终选举产生的共75位院士。因此,如果被推选为一地的候选人,也仅仅只是走了院士增选工作的一小步。


  院士制度本身具有很强的荣誉性质,院士是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称号,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是国之重器,不可轻易与人。院士评选要考虑参选人的道德品质,还是应该回归到工程技术本身,回到被推荐者是否在工程技术方面有重大创造性成就,是否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这需要交给科学技术共同体进行专业判断,应让科学的归科学。(李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