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石牛埔南侨中学旧址:“潮汕小抗大”锻造爱国人才
发布时间: 2021-03-15 来源: 作者: 洪炯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伴随着春日融融,记者走进位于揭西县金和镇石牛埔的南侨中学。坐落东边的是一座古老而气度恢弘的庞大祠堂,大门上方有石刻横匾“义享公祠”四个烫金大字。

  这里是1938年中共潮汕地下党组织指示创办的“西山公学”(后改南侨中学)旧址,这里素有“潮汕小抗大”“抗战堡垒”的美誉,被方方同志评价为“潮汕革命通向农村的两座桥梁”之一。作为一所抗日革命学校,南侨中学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为抗日革命培养了约2000名干部,建立了农村抗日革命基地,推动了全地区抗战教育的蓬勃发展。后来不少师生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3位校友在革命时期成为革命烈士。

  在经历了从创办到壮大,又从被迫解散到1956年正式复办,如今的南侨中学,在揭阳揭西这片欣欣向荣的大地上重焕新活力,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再次熠熠生辉。


  场景  “一切为了抗日,一切为了救国”

  南侨中学新貌。

  石牛埔南侨中学旧址,后面为新建教学楼。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 林洁松 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7月,普宁县兴文中学校董会听从于国民党普宁县党部,无理解聘在该校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的进步教师,引起校长许宜陶、教务主任黄声的愤慨。他们倡议进步教师团结起来,集体辞职,离开兴文中学,另谋创建一所新型学校。

  经过酝酿并经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批准,中共普宁县工委宣传部长马士纯与黄声、邱秉经等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为榜样,在揭阳县石牛埔义享公祠(今属揭西县金和镇)创办西山公学(后改南侨中学),由马士纯担任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学校吸收潮汕各地进步青年入校受训。

  为了更加广泛地做好统战、团结抗日工作,南侨中学校长由归侨教育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的爱国民主人士黄声(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共产党员、归侨教育家邱秉经为训育主任、杨少任为教务主任。学校以“一切为了抗日,一切为了救国”为宗旨,吸收了潮汕、南洋各地进步青年入学学习、训练,在学制、课程设施、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学生除了修文化课、政治课以外,还必修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课程。

  南侨中学创办之后,教学内容形式新颖,影响日益广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爱国青年。1939年初,党组织决定在揭阳县水流埔(今揭东区白塔镇瑞联村)设立南侨二分校;在潮阳县和平乡(今属汕头市潮阳区)设立南侨三分校。学生人数由4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累计约2000人(包括揭阳的水流埔和潮阳的和平两个分校)。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危及南侨中学的生存。这一年秋天,中共揭阳县委根据逆转的政治形势,指示南侨中学收缩阵地,将二、三分校撤并到总校,同时转移部分暴露身份的教师、学生。1940年7月14日,广东国民党当局以“尚未立案,且为异党分子所把持”为由,下令解散南侨中学。南侨中学虽然被迫停办了,其革命精神和爱国思想却蔓延至全国各地,师生们奔赴到各地的革命斗争队伍中去,不少人成为党的革命骨干,更有13名师生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潮汕党史和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讲述  艰难环境中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革命骨干力量

  南侨校友陈叶收藏的80多年前的大刀。

  当年的手抄和油印教材。


  如今,在石牛埔义享公祠南侨中学的校史馆里,陈列着一批20世纪30年代办学的遗物、图片等文物资料。一张1938年在校学生使用过的课桌,见证了当时艰难的办学条件和环境。现南侨中学教师、校史馆讲解员章桂珠告诉记者:“南侨中学地处山区,环境困难,创办之初,经费奇缺,生活艰苦,教室无课桌椅,食堂无餐桌,宿舍无床铺。最初由黄声校长从家里拿出20个银元,用来买粉笔、钢板、蜡纸、油墨、油灯等,后来得到华侨的捐款支持,才得以办下去。”

  谈起南侨中学的光辉历史,在该校扎根了35年、现担任学校副校长的刘梓健如数家珍,他向记者展示了当时南侨中学部分教材,并介绍说:“黄耀同志从延安冒着极大风险带来的教材。这些教材是由学习笔记和学习资料经过整理加工而编成,既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又针对当时潮汕的抗日形势,学以致用,深受学生欢迎。”在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料中,一把锈迹斑斑的大刀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刘梓健说:“当时学校除文化课程外,还增设《中国现代革命史》《抗日战争》《游击战术》《国际形势》等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课程。学校根据革命歌曲《大刀进行曲》的精神成立大刀队,全队有50人,每人一把大刀,每天进行军事训练,提高抗日觉悟和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服从党的召唤,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救国。这把大刀,就是当年大刀队留存下来的。”

  办学期间,南侨中学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在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游击队跋山涉水,把革命道理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每逢农忙季节,全校师生分为28队,到附近28个村庄参加割稻、插秧等,在田头也不忘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革命歌曲,拉近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距离,把革命的精神撒播到人民心中。另外,学校出版有《文化堡垒》《文化新军》《俗文》等刊物,使南侨中学成为粤东农村开展抗日宣传的阵地。

  南侨中学被迫停办后,黄声校长和几位教师辗转经香港到华东参加新四军,南侨学生、共产党员郑希、陈彬、丘志坚等人后来在潮汕本地山区打游击,有的转入地下革命活动,有的转到国内其他地方或重返南洋从事抗日教育工作……马士纯、柯国泰、林英杰、许继、吴秀远、洪勉之、陈立道、陈勃、李开立、张伯哲、李学礼、陈海涛、杜鹰扬等同志,在与日寇、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英勇牺牲。许多师生都成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真正“忠实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于新社会的建设”,他们继承和发扬南侨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谱写了新的壮丽诗篇。

 

  延伸   加强党史教育,传承南侨革命传统

  校长林卓勇(左二)、副校长刘梓健(左一)讲述南侨历史。

  旧址今建为南侨中学校史馆。

  位于揭东区白塔镇瑞联村的南侨二校旧址,今天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伟通 摄


  1956年南侨中学复办以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继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发挥南侨的革命精神,踏着先烈血迹,紧握先辈们高举民族振兴的旗帜,继往开来,守正创新。

  因为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经历了战争的烽火和80多年的风雨磨练,南侨人铸就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如今,学校扩设校史馆,充实校史资料,着力设立兼职管理员,培训配备兼职讲解员。在校园设立多处校史简介,营造浓烈的学校革命史氛围,让师生时刻感受自身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该校校长林卓勇告诉记者,作为“揭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阳市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南侨中学充分利用学校光荣的革命史,结合校史进行党史教育,发扬南侨精神,秉承南侨革命传统,培养广大师生爱党、爱国和爱校情怀。经常组织学生分批参观校史馆,让学生重温南侨光荣的革命史,把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教育与学校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弘扬和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组织新党员在校史馆开展党建活动,面对先烈进行入党宣誓,每年“七一”建党节组织党员干部到校史馆重温入党誓词,清明节组织党员同志参观校史馆,缅怀革命先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站在新的时代潮头,南侨师生们依然拼搏努力,继往开来,担当起历史责任,续写着新的光辉历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