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4-0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揭东区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茶产业。图为玉湖镇坪上村农户在采摘茶叶。 林洁松 摄

  □记者 林伟初 许佳曼 特约记者 谢泽博

  揭东区农业资源丰富,拥有炒茶、竹笋、淮山、芋头、香蕉、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其中炒茶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值3.78亿元;油茶种植面积1.28万亩,年产值4687万元;竹笋种植面积5.1万亩,年产值超2.8亿元。该区炒茶、竹笋、油茶产业也被纳入2021年第一批市级农业产业链创建范围。阶段来,该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打造炒茶、竹笋、油茶3条市级农业产业链,突出做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四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措施,做好“建链”文章

  该区研究制定《揭东区现代农业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揭东区炒茶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揭东区油茶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揭东区竹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农业产业链创建的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并实行“一月一调度”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调度会,总结阶段成效,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长效常态机制。同时,坚持把农业产业链建设作为涉农统筹资金中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所有项目资金优先支持农业产业链建设。目前已投入各级财政资金6100多万元,发动企业自筹2亿多元,支持炒茶、油茶、竹笋产业链建设。

  整合资源,做好“补链”文章

  结合推进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该区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动员农户将土地统一向村集体流转,再由村集体依照有关规定开展招商,引入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把单家独户的资源要素组合起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目前,该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8家(炒茶120家、油茶13家、竹笋45家),龙头企业5家(油茶1家、竹笋4家)。

  同时,该区着力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科学制定各项技术规程,促进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目前该区3条市级产业链共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5600亩,其中炒茶种植基地3000亩、油茶标准化种植基地600亩、竹笋标准化种植基地2000多亩。

  为给规模化优质种植奠定基础,该区优化改良农产品品种,现已培育有越南白花油茶良种4种。此外,该区还选取埔田镇作为试点,规划建设面积200亩的生态修复试验基地,开展竹林土壤改良与竹笋安全生产工作,并就竹笋笋叶回收处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优化竹叶处理措施。

  协同创新,做好“强链”文章

  阶段来,该区不断加强与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突破深加工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做强、农民增收。如在炒茶深加工方面,鼓励支持经营主体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开展合作,开发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应用于医药、餐饮等其他领域;在竹笋深加工方面,鼓励裕中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对竹笋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引入净菜加工流水线,发展竹笋净菜加工;在油茶深加工方面,充分挖掘茶油在化工、纺织、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价值,构建深加工循环经济链。

  融合发展,做好“延链”文章

  该区坚持品牌战略定位,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两品一标”认证等,规范品牌创建标准,共享品牌资源,让农民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目前,该区获省名牌产品证书“粤字号”2个(玉湖山、白花油茶苗)、“粤字号”农业品牌2个(青坷峰绿炒王、清水竹笋罐头)、省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埔田竹笋)、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玉湖炒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埔田竹笋)。

  在此基础上,该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认真组织筛选具有揭东特色的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链农产品的知名度。近年来共组织4场农产品展销会,外地参展12场次。

  此外,该区还坚持农业和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游等,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多功能性得到有效开发。如该区立足埔田镇竹笋产业发展,结合美丽宜居示范村和“近零碳排放”竹文化特色小镇起步区建设,全力打造集旅游服务、产业体验、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竹文化”旅游线路,不断提高竹笋产业附加值。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