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阳:去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逾22亿元
发布时间: 2021-04-11 来源: 作者: 记者 张晓生 通讯员 余武标 曾声飞

  去年,全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精准落实减税降费及支持疫情防控相关优惠政策,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据统计,去年,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22.41亿元,为众多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助力企业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金句”在我市的诸多企业中引起热议,从上市公司到小微企业,不同市场主体纷纷表示,对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更加充满期待,对提升经营效益更是充满信心。


  研发投入享更大税惠,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没有创新力就没有竞争力,即便在疫情冲击经营效益的2020年,依然投入资金用于研发。

  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实际产量较大的丙纶长丝生产企业,2020年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加强技改研发能力,成为国内较早自主研发熔体喂入技术的丙纶生产厂家。“2020年,我们加大力度投入研发,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减税降费金额超过1000万元,大大增强了企业创新研发资金的活力和使用效率。为公司顺利上市提供了有效支持。”该公司财务总监郑小毅说。

  郑小毅认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创新性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不仅能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更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研发是一场慢跑,急不得更慢不得。“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怎么安排?郑小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非常提气,着实给制造业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企业要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研发投入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巨轮中德机器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豪对此感到振奋。

  吴豪认为,对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在需要购进大量设备的初创期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优惠政策,不仅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更能够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产品质量。

  巨轮中德公司便是这项优惠政策的直接受益者。“2020年,我们享受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优惠达887万元,打消了企业购进设备的后顾之忧。”吴豪说,国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能够激发企业加大先进设备购置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目前项目还处在建设期,投入非常大,这期间产生的留抵退税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不小。”在国内单体规模最大、总投资高达654亿元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化分公司财务人员杨女士也道出大额增值税留抵税款给企业造成的资金压力。

  “去年税务部门开通重大项目增值税留抵退税一站式审批绿色通道,公司1.3亿元的退税款很快就到账了,有效缓解了设备采购压力。”杨女士认为,重大项目是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先手棋”,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将更好地盘活企业发展资金,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起征点提高,小微企业信心十足拓展业务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无论是稳就业,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经济“微细胞”活力的充分释放。得益于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我市众多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更轻,发展步伐更稳。

  广东索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静娜说,去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营受到疫情影响,销售收入下降,但后期通过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社保费减免,加上自身努力,销售收入逐季增长。“去年我们享受减免6万多元的税款,降低了经营成本。国家提出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这是顺乎民心的好政策,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打算拓展周边地区的业务。”洪静娜如是说。

  计划拓展业务的还有揭阳市宏兴隆市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财务经理邹彦君说,去年该公司累计享受税费优惠32.33万元,不仅缓解了自身资金压力,也为开拓业务腾挪了新空间。今年一开春,该公司就在提升物流配套服务上发力,进一步拓展冻库服务和物流配送业务,致力形成科技支撑的配送体系。“现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放管服’改革使得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给了我们很强的发展安全感和自信心。”邹彦君对“十四五”期间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搭乘减税降费政策这趟“便车”,我市不少企业不仅拓展了业务版图,更走上了一条质量和效益双提升的“快车道”,纷纷向更高层次转型。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新增“个转企”642家,“四上”企业308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