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蹭河南暴雨灾难热度,“秀己”者该醒醒了
发布时间: 2021-07-23 来源: 红网 作者: 陈海明

  近日,河南多地突遇极端强降雨天气,令人揪心。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河南暴雨的消息,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7月22日 新华网)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此次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中国人民用行动诠释着“同心齐力、风雨共担”: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郑州一学校上千名师生被困食物短缺,救援队连夜送达物资;展演归来的学生管乐团在高铁站就地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和《歌唱祖国》,用音乐温暖人心;水位齐腰,水流湍急,郑州市民手挽手‘组团’过马路;民宿老板免费开放50家分店,提供“临时避难所”……这就是“面对灾难的中国人有多团结”的答案。


  然而,灾难面前方显人性百态。在这次灾情中,有一些人、一些行为却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房地产公司康桥集团特意在海报中标识,房产项目的海拔高于郑州市区,并宣称“入住高地,让风雨只是风景”;永威置业,借暴雨为自己车位打广告,海报用一张灾难现场图片做背景,并配文“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有车位,无烦恼”。


  同时,还有一些无良网友大肆散播虚假信息,例如,网传“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备战状态”、微信群有人称“郑州暴雨海洋馆爆炸,鳄鱼跑了”等等。


  显然,他们都在利用这次灾情刷存在感、关注度,赚取流量,这种低劣“秀己”行为,不仅吃相难看,而且丝毫没有道德底线。


  所幸的是,这些消息发布之后,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置,防止有害信息进一步扩散。


  要知道,此次暴雨冲击之下,医院被淹,火车站被淹,写字楼被淹,停水停电,媒体机构也不例外,导致信息传播通道不流畅。在此情况之下,此等低劣“秀己”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仅浪费公共报道资源,挤占公共空间,还容易引发社会混乱,于情于理于法,都难辞其咎。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类似于此类在网络空间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俯拾即是。去年,一微博大V就曾公开造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经多方出面辟谣,随后发表致歉声明,表示“自罚停博至少三个月”。


  如此来看,国家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制作、复制、发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网络空间治理法规“从有到优”,表达出国家对网络空间整治的决心。


  网络空间是社会空间的反映,是娱乐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风气给予网络低俗行为滋生的土壤。情绪化、盲目跟风、拜金的社会风气,也会使网络变成一个无形的“屠宰场”。


  因此,要从国家总体安全观出发,把握网络信息安全导向,研判形势,统筹监管,分工合作,明确主体责任,严格执法,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和社会治理水平,虚拟和现实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和网络环境。


  说到底,无论社会还是网络,主体都是人,患难见真情,作为同胞,我们应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寻衅滋事,扰乱秩序。这一灾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灾难课”,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去认识灾难和灾难中的中国,事实证明,只有齐心协力,风雨共担,才能防范化解灾难风险,撑起一片惠风和畅、天朗气清的艳阳天。


  文/陈海明(西南政法大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22/969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