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将受罚
发布时间: 2021-09-1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潘彬彬 通讯员 杨天佑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但因不当放置、不当充电等原因,涉及电动自行车火灾的事故也屡屡发生,给大家敲响了消防安全警钟。如何排除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的消防隐患,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今年8月1日起,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对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及规范放置都作了禁止性规定,在法律责任方面也首次提出警告、罚款等具体处罚措施,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法规依据和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和充电行为的发生。目前,《规定》实施一个多月了,我市住宅小区落实情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发现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有所减少,但并未完全杜绝。


  走   访  电动车“坐”电梯现象有所减少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住宅小区,发现部分小区物业已着手整治电动车上楼现象,或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张贴警告标语,或增设非机动车车棚和充电桩,满足业主电动车停放及充电需求,因此,电动车上楼的情况有所好转。


  家住榕城区梅兜路附近一小区的市民何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小区电动车充电桩配套不足,她都是直接把电动车推上楼,放在自家入户花园处充电,虽然知道不安全,但也是无奈之举。近两年,随着小区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且分布均匀,现在给电动车充电方便多了,而且费用也不高,充电6小时只需支付1元,加上看到太多电动车因违规停放、充电等发生火情事故,自己也是十分后怕,因此会特别注意不让电动车“坐”电梯上楼入户。“我们小区物业也一直在加大宣传力度,在电梯入口处张贴禁止‘电动车上楼’的警示标语,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电动车上楼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现在在小区里很少会看到人们推着电动车上楼的现象,连我婆婆居住的小区也是如此。”何女士笑着说。


  不过,虽然部分小区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因为停放难、充电难、担心车辆丢失等原因,仍有市民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公共门厅,或者推回家中充电,甚至是随意拉线充电。市民王先生就无奈地表示,他居住的小区车棚有限,有时候根本没地方停放电动车,而且他所在的楼栋下也没有设置充电桩,要充电得跑远一点,也不方便,只能把车推回家了。他希望有关部门在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同时,能联合小区物业完善电动自行车户外存放、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


  提   醒   电动车上楼,违者最高可罚款1万元


  针对我市当前仍存在电动车停在楼道内和上楼的情况,我市消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车违规停放和不当充电危害性十分大,电动车使用的是锂电池,锂电池起火后燃烧速度快容易发生爆燃,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如停放在室内、走道和楼梯间内,一旦发生火灾,烟气蔓延速度快,不易控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事故。


  该负责人介绍,为预防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安全隐患,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对违反上述要求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以1万元罚款。同时,《规定》提出,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规定》还对这类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提出了要求。


  “目前,我市消防部门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宣传《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提高管理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及群众对该《规定》内容的知晓度。”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消防部门将对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希望以此提升高层建筑火灾防控能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他也呼吁,市民要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意识,从自身做起杜绝各类隐患,自觉做到电动车不上楼、不入户、不进电梯,防患于未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电动车上楼现象,市民也可进行证据留存后予以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