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重读一部史料手稿的感受
发布时间: 2022-05-09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地都民国时人刘守仁著有《日寇蹂躏乡邦纪略》书稿,对家乡沦陷前后社会形态记录真实而生动。三十余年前《地都区志》编纂时,我曾对书目有简要著录。


  书稿中,对几个历史事件的描述,因直叙其事,故史料价值颇高,为不少相关记载所不及。如有关1943年春旱引起的粮荒的记述,即是一例:自壬午岁荒之岁,糙米每斗成十元,至癸未米荒剧烈,米价持高到一百元。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是年丙戌三月初四清明天仍不雨,米价持高,每斗万三元;三月十五后,每斗万六千元。三月廿四日下午下了小时雨,稍逊一些,万四五千元。番薯每斤百三十元,猪肉每斤八百元。一斤米可换猪(肉)一斤,麫粉每斤八百元。三月廿九日天还不雨,蔬菜每斤百余元。饥死甚众。


  此外,书稿还写到逃荒福建的情况:婚娶不敢言聘,傭雇工作无人敢当。所以有的携男带女往福建省求食,有的放牛,有的为傭,有的贩卖,一路陆续不断,饿殍载途,满目凄怜,不可形容。


  尤其是写到苦旱导致的两个灵异事件,愈是惊心动魄:当时金沟村一位三王爷受饥跌落殿下,庙祝扶起之不动,叫村人三人共扶升殿。是全村煮圆蛋禳除不祥。


  钱岗请一位圣神出来求雨,其夜,须长了几天。


  异事日有,虽春耕失望,希冀晚造有年,也不丰收。


  上因两个神灵特异现象,是真实的叙述。“异事日有”也是发生灾情时的常见现象。而这部手稿所叙发生于地都内外的因为饥荒,把神明偶像饿得昏迷跌下神坛,二是因为被请出来求雨,圣神洞明应求之难,一夜之间发愁而至“须长了几天”。这样的灵异事件,都足以反映1943年饥荒的严重程度。


  而书稿记录的“日寇蹂躏乡邦”时期发生的事件还很多,如记1944至1945年发生于我的家乡大莲村发生的“老伯姆事件”:“发现一位神,本村称他做老伯姆,一时显赫,香烟通达万里,轰动全潮,男妇老小每天到大莲祈祷不止一二万人计,大船小舟陆续相接。”至1944年农历十一月廿六日,因青屿渡口香客拥挤,发生沉船,溺死20余人,闹剧才告闭幕。


  至于沦陷前国防军驻防时的布置,沦陷后伪揭阳县、塔东区在南陇村的设置,沦陷时各类汉奸配合日寇对乡人的欺压等等的描写,无一不具触目惊心的心灵震撼。


  剔除某些观念瑕疵,完全可以说,《日寇蹂躏乡邦纪略》是一部极具爱国主义价值与意义的书稿,很值得受到重视与珍惜,而加强整理与利用,以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我们都已懂得利用历史以教育后人,使其鉴古行今,少走弯路,顺利发展的道理。而“历史”作为一种存在,既体现文物等物质元素上,更多的是体现于包括手稿在内的史书史料等各类文献资讯中。正因如此,在今天开展历史传承、历史教育,既要重视史书方志的阅读,也要重视史料手稿的收集整理。而且好看史料手稿,因为是个人所写,写其所见范围内的事件,因而往往比之普通的史籍方志所描述、记录的,还要更具体、更真实、更生动,于是也就更有使用价值。


  因为发掘地都抗日的史事,重读《日寇蹂躏乡邦纪略》书稿,颇有新的收获与感受,乃作为文心一片以飨读者诸君。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