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榕城漆艺:大漆之美,巧夺天工
发布时间: 2022-05-11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池 妍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93)



漆艺作品《六角馔盒》。

漆艺作品《杞(几)上南狮》。



脱胎漆器《犀皮漆瓶》。

脱胎犀皮漆器《玉壶春瓶》。


杨细容在认真创作。


杨细容指导徒弟打磨漆器。

记者采访杨细容(左)场面。本文照片均由 杨细容漆艺工作室 提供

榕城漆艺传承保护中心位置图。阿 龙 制图


  漆艺与丝绸、瓷器一样,是中国的“国粹”,各有古老的传统技艺。而在中国民间漆艺体系中,潮汕漆艺自成体系,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漆饰与木雕融合,成为中国四大木雕品种之一,也即潮汕“金漆木雕”而闻名于世。榕城漆艺,是潮汕漆艺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手工技艺,工艺复杂,程序精细,成品具有细腻精美、富丽堂皇、金碧耀目的震撼力,作为神器与摆件,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富有民间技法技艺的可观性和欣赏价值。


  2022年仲春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榕城区榕东新城小区内的榕城漆艺传承保护中心,专访了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细容,近距离感受这项传统手工技艺所凝结的匠人精神和艺术魅力。


  渊源:兴于唐宋,盛于清代


  广东地区漆艺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1987年在广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巨大的漆屏风,同时期汉墓也有上千件(片)漆器出土,可见当时广东地区的漆艺制造业已初具规模。


  唐、宋代,潮州地区人民就已懂得“大漆”的特点和制作工艺,经常将其应用于祠堂、庙宇的梁架和雕刻木雕的髹饰、保护。至明、清代,生漆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漆器工艺品、家居日用制品之中。如揭阳北门关帝庙、揭西县棉湖镇永昌祖庙梁板上精美的漆艺作品,就都令人赞叹。


  揭阳地处潮汕平原,靠山临海,气候湿润,为制作漆器工艺提供天然气候环境,而民间民俗民风盛行,拜神、祭祖、庙会、游神各个村落的祠堂、庙宇装饰都离不开漆艺,大龛、椟仔、馔盒、宣炉罩、香几、神亭、神轿这些具有潮汕地区特色的用品的通雕花板都由漆艺师傅髹漆贴金、画龙彩凤,使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潮汕地区漆艺行业中人,都明瞭揭阳的推光漆、脱胎漆、木雕髹漆贴金历来享有盛誉。


  发展:艺匠众多,工艺独特


  揭阳漆艺历史悠久,民间名匠众多,产品及工艺很具特色,而以脱胎彩漆、金漆画屏展示风采。


  解放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揭阳拥有工艺美术厂家30多家和民间各类工艺美术生产集地近百处,拥有产业工人及工艺美术研究人员近3万余人。并集中了潮汕各工艺美术种类最优秀工艺美术艺人,是潮汕地区工艺美术种类最多、艺人技艺最精湛的地区。


  漆器漆艺(厂)主要分布于今榕城、揭东、揭西、普宁等地方,当时主要是集体二轻企业,农村合作企业,此外是大量的个体技艺创作的家庭作坊。


  潮汕地区民艺网记载显示,揭阳工艺厂技术人员曾于1972年仿制一件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漆钫”器皿,其造型、髹漆彩绘等达到乱真的程度。它是以大漆为底胎,在黑漆表面绘红色灰绿色,还配上方形底座,而这个古趣盎然的“漆钫”器皿,至今仍保存完好。


  结缘:与“漆”相遇,源于家庭


  在杨细容的工作室内,漆画、首饰盒、花瓶等各类作品琳琅满目,有的温润典雅,有的流光溢彩,有的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与“漆”结缘,还得从杨细容的家庭说起。


  杨细容的父亲杨表权和大哥杨汉周生前都是原揭阳县工艺厂的名师。据《揭阳县文化志》载,漆器名匠杨表权是揭阳漆艺行业的佼佼者,曾独创研磨暗花脱胎漆花瓶,他的油灰塑作品《志在农村》、刻填彩漆画《蔗糖丰收》等3件作品于1965年被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其中《炼丹济世》曾获全国彩绘工艺银奖。1980年,杨表权去世,不足20岁的杨细容辍学进入原揭阳县工艺厂金漆组学艺。漆艺有着繁复的制作过程,是一项辛苦耗能的活儿,一般传男不传女,在此前杨细容并没有机会接触。正因为了这个“历史境遇”,使杨细容的一生与漆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大哥和厂里老师傅们的悉心教授下,杨细容进步很快,由下地到金地漆、退光漆、贴金的传统工序流程,她很快娴熟于胸。尤其以家居木雕精品的髹漆贴金见长。20世纪80年代,经济社会快速推进,漆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厂里的订单不断,杨细容还经常随兄外出做漆艺,忙得晕头转向,但却乐此不疲,“看到一个个精美的漆艺作品在自己手中完成,都特别满足。”杨细容说。自1983年起,她参与大型金漆木雕挂屏《贾元春省亲》(当时揭阳县工艺厂为香港好世界酒家制作)贴金,为揭阳城隍庙,北门关帝庙,西郊关帝庙,西郊伯公庙等大量祠堂、庙宇建筑木雕、神器木雕髹漆贴金,赢得各界人士和同行的好评。


  创作:醉心探索,尽善尽美


  到了21世纪,曾经辉煌一时的工艺厂因各种原因停产,随后有大量艺人老去,漆艺日渐式微。为了不让漆艺技术丢失,杨细容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工艺制作从神器木雕装饰为主,转向家居摆件髹漆贴金、脱胎漆器制作。这个过程,她注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复原了失传的揭阳绝技——刻填彩漆画《花开富贵》,并用近3年时间制作出了被赞为“漆器之首”的犀皮漆器。2018年8月,她将这件犀皮漆器作品捐赠给广东民间工艺馆(陈家祠),并于当年年底被放置位于广州的陈家祠“岭南民间百艺厅”长期展出。这件作品,填补了潮汕传统漆艺的一项空白。


  “当时我向陈家祠捐赠脱胎犀皮漆瓶,馆里领导特意从库房拿出了1960年我父亲制作并被收藏的脱胎暗花推光漆花瓶《新八宝》,和我的脱胎犀皮漆瓶放在一起。一股热流从我的心里涌出来,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细容告诉记者,当时父亲生前工作的场景一下子浮现眼前,自己的情绪既伤感又骄傲,一时难以言表。聊以安慰的是,自己可以传承父兄的手艺并有所创新发展,觉得很是欣慰。


  近年来,杨细容结合做漆的实践和经验,撰写论文《谈潮汕古法推光漆艺与髹漆贴金箔》《浅谈犀皮漆器的制作》发表于《广东工艺美术》杂志,为《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广东卷》撰写“脱胎漆”一文。并不遗余力地发扬传承创新,参加各级“非遗”展、工艺精品展演,大力推介揭阳漆艺。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比如,2016年5月漆艺作品《六角馔盒》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17年1月漆艺作品《杞(几)上南狮》获“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2017年5月漆艺作品《棱形晋(馔)盒》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2021年11月漆器《脱胎犀皮漆瓶》参赛首届妇女创业创新大赛,在全省571个项目中入围并获优胜奖,为揭阳唯一入选项目。2020年4月,杨细容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传承:不遗余力,突破创新


  “我的坚持,缘于心中的热爱。现在,心中的热爱已转变为一种传承的使命与责任。”杨细容告诉记者,从事漆艺制作,没有捷径,需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每件作品从白胚(或坯胎)到完成,需历经几十道至上百道工序,用双手慢慢去打磨。大漆是有生命之物,会随温度、湿度、环境等而变化,因而每件漆艺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作品从无到有,这是一个有创造和诞生惊喜的过程。大漆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深邃内敛、温润如玉的光泽总是令她心醉不已。而漆艺繁复的工序,像是一个包裹秘密又解开秘密的过程,总有让人挖掘不尽的乐趣在其中。那些在别人看来无比枯燥而繁复的制作过程,却成了杨细容探求文化、追寻大美的精进之旅。杨细容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制作作品,抱着追求极致的态度 “上下而求索”。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民间对非遗传承的高度重视,社会大众越来越意识到已有六七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漆艺的弥足珍贵,每一件漆艺作品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但当下传统漆艺匠人屈指可数,传统漆器的制作技艺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为了更好地传承榕城漆艺,杨细容收了几名徒弟,在她的悉心指导之下,徒弟们的漆器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杨细容表示,将不遗余力,继续发扬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潮汕传统技艺,并计划创建漆艺博览馆,完善收藏、展示传承艺术基地,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潮汕漆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继续在这灿烂艺术园地中发扬光大。


  观点:古老技艺,焕发光彩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揭阳市和榕城区非遗评审组专家彭妙艳认为,髹漆技艺在揭阳的历史十分悠久,也留下了不少宝贵作品。特别是一些传承建筑的雕件漆饰、一些神器的漆饰以及部分家用小漆器,有的为国家博物馆所收藏,或作为人们对传统技艺借鉴参观的标本,但毕竟如同吉光片羽,数量上的稀少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传统工艺审美的需要。为“弥补”这个缺口,有一批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师匠应运而生。他们以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在传统技艺的传统与发展上贡献自己的虔诚和力量,而杨细容是这个佼佼群体中出色的一位。正因为她在这门非遗技艺上取得了传承、传播的很大成就,于是也理所当然地享受了不少荣誉与声望,这是名至实归的结果,值得祝贺与发扬。


  从杨细容的经历上可以看到和想到,从事包括髹漆在内的传统技艺,需要有强大的韧劲,经受得“出名”前的寂寞;其次是具有铁棒磨成针的耐心,勇于接受各种失败的挑战;此外就是在传承的同时,却不忘保持、怀抱一份创新的志气和雄心。这就是“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才能够让一个师匠不断制造出精品、新品,才能够让一个传统技艺焕发出活力,产生新的更高的价值而不会被人因为“过时”的厌倦而抛弃。历史上不少技艺“半途而废”,成不了文化遗产,正在于它的生产、制作过程全然是机械传承,而没有融入一点新的工艺、精神、时代元素,这容易让人产生“视觉厌倦”。工匠精神是对技艺传承基础上结合当代艺术所做的转换与延伸探索,是促使事物不断前行的推动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宝贵的,具有工匠精神与创新成果的匠人,都是受人尊敬的。也希望有更多的“杨细容”,把揭阳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更有温度和高度地加以推动,开创揭阳民间文化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