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最会讲故事的女博士”走红,让知识传授的过程活起来
发布时间: 2023-09-28 来源: 红网 作者: 袁豪倩

  90后女博士、河北大学老师何楚涵,被网友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女博士”。讲课时的她妙语连珠,不仅课堂上堂堂爆满,在抖音上也吸引了超过155万粉丝关注。(9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李白在第一段婚姻中是一个倒插门的女婿”“苏东坡的嘴碎和臭脾气都是遗传他老爸”“白居易是一个超级好的饭搭子”……何楚涵总是能一句话就激发人们听课的兴趣,并从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开始,慢慢讲出人物背后的故事,讲出大家不知道的知识点,让大家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古人生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看了何楚涵发布在社交平台上的讲课视频之后,很多网友也坦言道他们从未想过传统文化会是如此的有趣,原来古人的生活也能这么丰富多彩。


  据了解,何楚涵拍摄讲课视频的最初原因是她要在学校开设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关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通识课。在备课时,她担心自己的讲述不够吸引人,学生不感兴趣,于是便自己在家里录了一小段讲课视频并传到了网上。当时,她只是想做一个小小的尝试,看看大家的反应并借此调整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却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的喜爱与追捧。这也提醒着高校教师,知识本身从不缺少魅力,只要采取恰当的讲授方式,即使是传统文化也能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为学生所喜爱。


  众所周知,在高校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教师稍微讲不好就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年轻人面临着无处不在的信息诱惑,他们可以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刷短视频,如何把他们的注意力留在课堂,吸引他们学习,便成为了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但何楚涵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示范。在她的课堂上,知识点与笑点总是被均匀分配,学生根本没有走神的机会,甚至在下课时都忍不住回味课堂内容。高校教师们理应像何楚涵一样,善于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挖掘出来,并推动这些热情转化为学习行为。


  要想让知识传授活起来,高校教师还应当跟上时代,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知识是永恒的,但语言是活的,是不断发展的。如若教师还用以前老一套的教学语言来讲授知识,不免会与时代脱节,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不愿听课甚至逃课。因此,教师们若想避免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口中的“水课”,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紧跟时代的发展,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与其互动,大胆创新课堂形式。


  总而言之,学生的求知欲从未消失,知识的魅力也一直都在。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我们期盼着高校教师们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让知识传授的过程活起来。我们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何楚涵出现,大学课堂也会一改此前死气沉沉的面貌,重新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3/61/13096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