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喀纳斯的秋色
发布时间: 2023-10-24 来源: 作者:

  早早起床到神仙湾,这个季节,清晨的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草儿披上霜花,一片晶莹,好像画在地上,僵硬的挺立,手轻轻抚摸,一阵透心凉。来到河边,冰凉的雪水在逐渐升高的气温蒸发下,升起一片浓雾笼罩河面,似乎云雾之下隐藏一个精灵王国,它们在齐心发功,吐纳乾坤。雾层缓缓向上弥散开来,岸边的树木变成在水一方的伊人在“对镜贴花黄”。眼前的画作,最高处是丝丝缕缕的白雪,中间是金黄的白桦林,底部是褐色的松树和澄澈的河水,阳光只到中部,画作中清冷与热烈“冰火两重天”,再先锋的画家恐怕也不敢如此创作。


  河边数条弯曲的木栈道通向一群红色木屋,寂静的森林、精巧的造型、尖尖的屋顶,这是童话世界吗?里面有小矮人与白雪公主吗?云雾缭绕之下,被雪白霜花包围的旅友都沾上仙气,呼出的热气迅速升华,漫步时像在凌波微步。“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附近的蒙古包旁,草垛堆成一座座山包,奶牛或低头吃草、或“哞哞”叫,勤劳的图瓦人在挤奶,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喝奶茶,烟火气又将人拉回世间。


  阳光逐渐前移,光线越来越强,沿着鸭泽湖——喀纳斯河改道前的河道方向追光,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光影游戏。


  土块松软,不时陷入泥泞,但追光的兴奋远远盖过脚下的不安。喀纳斯河将草地切成一块块似连非连、似断非断的沼泽地,野鸭三五成群在水中闲游,偶尔发出“嘎、嘎、嘎”。初照的阳光进入河面,白雾变成金雾,造型千变万化,然后快速散开,露出浅河滩,鹅卵石被冲刷得光滑,闪闪发光,犹如无数珍珠洒落河面。被密布的石子激起的朵朵浪花,在合奏一曲空灵的《旭日之丘》,宛若大自然原始的脉动。河水平缓处,倒伏的古树光溜溜,仿佛上古的遗物,与旁边灿烂的白桦林形成强烈对比,令人产生天荒地老之感。


  徐徐向前,不错过每一寸光影。走过鸭泽湖,来到月亮湾。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反S状的半月牙河湾,从山腰俯视,月亮湾像一条灵动的彩带舞动于森林之间,而绚烂的白桦树如同人头涌动的观众在为佳人的舞姿欢呼雀跃。月亮湾中间的草滩酷似两个大脚印,大脚印之间又有两个垫步的小脚印,牧民们相信是成吉思汗追击敌人时健步如风留下的痕迹。喀纳斯河流至此产生奇妙的变化,左边深处河水翡翠色,右边浅滩河水透明,“一河两界”异常清晰,且两界形状又貌似两个小月亮,月月相扣,浪漫得心儿都醉了。


  不忍再向前,放下相机,掬捧水喝,清凉、甘甜,坐上石头凝视,俯视的河面变成宽阔的湖面。左边,深蓝的天空下,山腰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白桦树是黄色,间杂其中的冷杉和云杉是翠绿色,枫树是红色,当它们分毫不差地倒影到长满水草的湖面时,对称的画面形成一个个巨型的面包,上面还粘满肉松,原来真的“秀色可餐”。右边,河道笔直向远方延伸,两岸五彩斑斓的倒影犹如两条布满鳞片的大鱼在“面包”交汇处接吻,连白云也跑来河里见证爱情,河面上下变成两个平行空间,也许这不是一条河,而是一条时空隧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行走在枫叶遍布的木栈道,哼着小曲,脚步轻盈。来到卧龙湾,由于石头阻挡,湖水流速减缓,长期冲刷、侵蚀左边的河滩,河滩形成一连串月牙形草滩,恰似一条盘卧的蛟龙。细看之下,草滩或U型、或W型、或倒V型,河滩浅浅,草色青青,将卧龙湾的妩媚落落大方展示出来。相比其他湾,卧龙湾海拔更低,白桦林叶子黄得更透彻,整个湾仿佛被点燃,连水底都有无数火苗在闪烁。心变得温热,幻想走上河滩,躺在软软的草上,与唱歌的鸟儿一起享受午后暖阳的惬意时光。


  是啊,神仙湾既素雅又唯美,鸭泽湖既温暖又梦幻,月亮湾既激烈又纯然,卧龙湾既妖娆又安逸,所有美好的想象,灵魂深处的期待,都在喀纳斯的秋色里得到治愈。“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已徒步6小时,10公里,早午餐都没吃,也不觉饿,美带来的沉浸感竟丰盈到可抵消饥饿感。上苍对喀纳斯是厚爱的,森林、草原、冰雪、云雾、黄叶、红叶、民俗、木屋、炊烟、牛羊等醉美秋色的元素应有尽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身心投入行走,没有疲惫不堪,没有精神内耗,不再担忧突发,不再思考收获,甚至产生“夕死可矣”之感。常有人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没标准答案,但山就在那里,喀纳斯就在那里。谢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