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市关工委召开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调研座谈会。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团市委等单位领导围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面的工作做法、工作成效、工作体会进行交流发言,并就下阶段工作开展热烈讨论。
市关工委副主任蔡榜藩出席调研座谈会并讲话,在充分肯定各单位阶段来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强化青少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就下阶段如何进一步抓好全市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五点要求。
一、在思想上要再加深认识。一是要加深重要性再认识。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法治,需要每代人的努力,而法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可见,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意义非凡。二是要加深紧迫性再认识。在当前新旧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非常严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国瞩目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尤其是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究其原因在于法制观念淡薄,头脑中缺乏法律意识,一时冲动,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所以,如果不做好这方面工作,依法治国就会成为空话,必须增强宣传教育的紧迫感,扎扎实实从青少年抓起。三是要加深有效性再认识,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部门能做好,必须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家庭、学校、部门、社会全方位联动,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在工作上要再抓细抓实。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事业,需要各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才能做好。在这方面,很多地方都创造了许多经验,我们要通过认真总结,逐步形成平台化、品牌化。要完善相关组织保障机制,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推动学校加强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等单位合作交流,做好法治宣传引导,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活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及时总结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践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在理念上要不断创新。要创新形式,避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和以应试为导向的学业检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刷单、网络贷款、网络聊天诈骗、游戏账号买卖诈骗、虚假中奖等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青少年因为喜欢新鲜事物,却又缺乏社会经验,成为骗子有针对性的作案对象。所以,我们在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中创新工作。各部门要共同努力,积极提供更多更好的法治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和案例素材库,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中小学法治课教学新模式,推广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法治教育新方法,形成宣传教育品牌化。
四、在宣传上要加大力度。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氛围。
五、在机制制度上要认真落实。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协同作战效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市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佘惠周主持座谈会,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