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很惊艳!
发布时间: 2024-05-2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蔡烨华 曾广锡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以其细腻的笔触、精湛的画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汴京繁华的盛世图景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绘画之祖”“天下第一画卷”。多年来,以此为表现题材的刺绣、木雕、剪纸等传统工艺美术品已屡见不鲜,但是,当60多岁的潮汕阿姨陈慕光,历近5年之功制作完成的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一经面世,仍然新人耳目、震撼人心。


  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集钩花、刺绣、编织、华美花边庚绣等潮汕传统技艺于一体,人物神态万千,牲畜动静有致,屋宇亭阁鳞次栉比,细节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立体感和民间特色,不仅再现了传世名作的风采神韵,更展现出潮汕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陈慕光 作


  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局部)。陈慕光 作


  精心“勾画”   再现传奇经典画作风采神韵


  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采用长卷分幅形式,由七幅各长84厘米、宽46厘米组成,总长度为588厘米。看,画面上繁忙的汴河、繁华的街市、熙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马、鳞次栉比的楼房瓦舍、弯曲的小巷、宽阔的大街、高耸的城楼、炊烟缭绕的小船人家、远道而来的驼队……从春意盎然的自然风光,到喧嚣繁华的市井生活,再到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统统在“画布”之上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原作中814个神态各异的各色人物,73头牛、骡、驴等牲畜,20多辆车、轿,29艘大小船只,30多栋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物,以及山河树木都被精钩细绣,栩栩如生。其中,每个人物的高仅有5厘米、骆驼高6厘米、轿子高7厘米,建筑物高低不一,有8厘米高的房屋,也有38厘米高的城楼。如同画家笔下百态纷呈、细节万千,这幅手工钩绣编织画亦无一处馀力。


  “从用料、配色到工具、到制作技法,都有诸多讲究。每一个小小的图案或景物,都需要深思熟虑,甚至是反复调试,以期能用最怡当的技法去获得最好的效果。”陈慕光解释道,这也正是她的作品如此栩栩如生的原因。这幅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以传统手工钩花为载体,集手钩、手编、手织、手拍、手绣、贴布绣等工艺品种及抽纱、刺绣、编织、钉绣、华美花边庚绣等工艺技法于一体。她将潮汕多种传统手工门类完美融合,并将多种手工技法运用到极致,完美再现了张择端原画中京都汴梁的繁华盛况和民俗风情。


  令人惊奇的是,完成鸿篇巨制的陈慕光并非什么大师或知名艺人,她只是一位从财务岗位退休的老阿姨,此前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制作过大件的工艺品,更多的时候她是众人眼中那位心灵手巧的“邻居阿姨”。出生于1957年的陈慕光,是汕头澄海人,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潮汕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和天赋。她8岁开始随母亲学习手工钩针通花技艺,后来又跟姨母学习毛线编织。20世纪60年代,潮汕妇女大多靠做刺绣、手钩花、捧筷织毛衣等手工艺活赚钱补贴家用,陈慕光在这样的环境中习得多种传统手工技艺,当时学校流行剪纸、塑料丝彩等,她也兴致勃勃学做,并且一学就会。年岁增长,兴趣愈浓,她看书琢磨,自学各种手工技艺,一有时间就会做一些手工摆件、公仔、吊袋、钥匙扣等,钩织衣服、做童鞋等更不在话下。


  “新冠疫情期间,哪儿也去不了,有太多的时间了。我就想着,自己年近70了,不如就用我所学到的手艺做成一件作品,留给后人欣赏。”陈慕光提起制作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的缘由如是说。“刚开始只是做了其中的一幅,结果做完之后,大家都觉得很好,鼓励我做完一整卷。”陈慕光告诉记者,在家人的支持和众人的鼓励下,她从2020年春节后开始创作长卷。有了前期的经验积累,再加上不断地探索实践,陈慕光越做越入“佳境”。最终历经近5年的时间,她终于完成手工钩绣编织画《清明上河图》。


  从最初的临摹描绘、钩织编绣融合、到落款钉制成,一针针、一线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次从夜阑人静到晨光微熹的默默“耕耘”,无数次拆了重做的精细调试。很难想象,没有惊人的毅力,实在是坚持不下来。对此,性格温和的陈慕光笑道,确实需要很大的耐力。有时候一改再改,总是不满意,也会有气馁的时刻,但更多的时候,看着手中的作品一天天成型,又觉得很“心色”(开心),“我们这代人,大多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不会觉得这过程有多苦。更多的时候,觉得既然决定要做了,就要做好它,不能半途而废。”提起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陈慕光显得很淡然,只有在谈起制作工艺时,她才会眉开眼笑,如数家珍。


  精妙之美  尽展潮汕传统工艺独特魅力


  陈慕光的钩织技艺十分娴熟。林碧鸿 摄


  陈慕光创作所用到的部分工具。林碧鸿 摄


  “每当看到这幅作品,最欣慰的是不辜负自己一生所学手艺,尽在这作品中淋漓尽致显现。”陈慕光告诉记者,选择《清明上河图》为题来创作,主要是这幅画是中国传世名画,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图中人物、牲畜、建筑、船只、树木等众多,所表现的社会百态、市井生活内容丰富且接地气,能尽纳自己所学的手艺,也更能体现出整体工艺价值。“钩花是澄海的‘拿手活’,手缚起源于揭阳揭东,华美花边庚绣来源于潮州江东……这些都是潮汕传统的手工艺,能把它们集纳在一起,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据介绍,作品以402涤纶纱、全棉21支纱二股、三股棉纱二十四种色纱为原料,采用0至6号手钩针、专门制作的2毫米直径的不锈钢棒针(也称棒筷)、绣花规、手缝针等为工具,作品内容既有直接在衬底上绣制,也有逐一钩、编后再钉绣上去,表现的物象都高出底纹1至2毫米,浮凸中还有厚薄之分,富有立体感。人物的脸部、建筑物结构、树木的杈枝等,所有的线条直接用色线绣上。其他的是分色、分片或用钩针、或用棒针织制作好后钉绣上,每个人物按不同部位用钩针、棒针、手编等制作后拼成整体再钉绣上。人物的身体既有用15厘米长的钩针钩织的通花纹,也有棒针手织的“古钱目”“方格纹”,头饰、脸、身、手、鞋、帽、袜都用钩针,其中的帽子都是做好脸部再钉绣上。而人物身着的裙子、长袍、腰兜则纯手工进行“手缚”,树木的枝干用钩针“锁目”、树叶用钩针和棒针技法相结合织编而成杈枝用手工刺绣……平淡的叙述背后,凝聚着陈慕光一丝不苟的坚持和精益求精的探索。比如,为了展现汴河水纹,陈慕光就经过三四次修整才完成,采用了绿色线,用捧筷织法,底面用长钩针配搭钩针织完成,既展现出汴河的水波荡漾的动态和色彩的清新,又避免传统水纹刺绣让整个画面显得繁杂。在制作草棚时,她用了卡其、黄、灰三种颜色的纱进行“调色”,既展现出草棚的厚度,又展示出其色彩的真实。甚至小到一个人物腰带的色彩,她都要反复修改,直至试出最满意的效果。


  作品最凸显的是画中心虹桥这一段画面:虹桥飞跨,建筑密集,人群拥挤,车马喧闹。桥上商贩叫卖,行人交错,两岸店铺林立,车水马龙,桥下巨大的漕船要穿过拱洞,船夫们正手忙脚乱,突出众多劳动者的形象和紧张繁忙的场面。各种活跃、热烈、繁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如同交响乐队各个声部的合奏那样激越高亢、气势磅礴 .“虹桥这幅图总的有202人,单拱桥上面就有100多人物,而且摩肩接踵,拥挤又细小。在做的过程中,要体现各人的神态姿势,又要体现服装配色,还要展现虹桥全貌,相当不容易。”陈慕光告诉记者,单是虹桥她就用单针叠目做了五层,拱桥护堤用五条小绳做成。最难的是人物,从眼神、动作、衣着到大小,都要精工细制,半点不能懈怠。“大小不能有误差,大一点或小一点,前后人物就无法搭进。有时一个人物就要做10多个小时,拆了重做,大改小、小改大,绝对不缺一人。”陈慕光透露,在创作过程,她也特别注意按距离的远近、比例的大小进行颜色深浅的搭配,以让作品层次丰富而有美感。


  作品刻画精细,色彩丰富,情景生动,风格古朴典雅,技艺炉火纯青,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潮汕传统手工艺术的精妙之美!细品巨制,宛如置身画中,不禁令人感怀,是那份热爱经典美好事物的执着之心,是那份专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坚韧大气,才能催生出这样一部巨作,将经典名作风华再现,将传统手艺魅力尽展。目前,这幅作品已参加第二十届全国文博会展评。对于未来,陈慕光有了更大的信心和“野心”:她希望创作一幅《潮汕民俗图》,以长卷的形式展现潮汕的人文风物,以潮汕传统工艺记录民俗、留住乡愁。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