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市长信箱“已读乱回”,别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寒了民心
发布时间: 2025-04-29 来源: 红网 作者: 陈芊

  4月26日,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其向银川“市长信箱”举报时,出现“已读乱回”的情况。4月27日晚,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经查,“市长信箱”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出现工作错误,将积极整改。同时,督促经办单位主动与诉求人沟通,并诚恳致歉,现已依规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处理。(4月27日 《现代快报》)


  市民举报诗词大会决赛问题,却收到工程欠款的答复。这一荒诞的“乌龙事件”,不仅暴露了政务服务的短板,更撕开了数字时代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遮羞布”。


  市长信箱本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桥梁,理应成为倾听民声、解决民忧的有效渠道。然而“已读乱回”现象的出现,不仅暴露出个别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敷衍塞责的问题,更反映出某些政府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这种“应付式”回复,既浪费了行政资源,又寒了老百姓的心。


  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他们可能认为市长信箱只是“走过场”,回复内容无需认真对待。其次是考核机制存在漏洞。目前对信箱回复质量的考核往往只注重“回复率”而忽视“解决率”,导致工作人员只求“回复”不求“实效”。再者,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也让这种敷衍了事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这种现象并非罕见。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出现过类似问题。比如某地市民反映路灯不亮,得到的回复是“路灯已收到您的建议”;还有市民投诉噪音污染,回复竟是“已转相关部门”。这些啼笑皆非的回复,折射出基层治理中的顽疾。


  要根治“已读乱回”现象,必须多管齐下。第一,要强化服务意识教育。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个诉求。第二,要完善考核机制。不仅要考核回复时效,更要考核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第三,要建立问责制度。对敷衍塞责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形成震慑。第四,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定期对信箱办理质量进行抽查。


  值得肯定的是,银川市已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示将全面排查整改。这种态度值得点赞,但关键要看后续整改成效。政府公信力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任何敷衍应付都会损害政府形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市长信箱作为重要的民意通道,其价值不在于收到多少信件,而在于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只有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每一个诉求,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期待各地政府以此为鉴,举一反三,让每一个民意渠道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已读乱回”彻底成为历史。


  市长信箱虽小,却能折射出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治理能力。只有从这些细节入手,政府部门才能真正实现治理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62/1491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