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市发展,教育先行。2024年,揭东区教育系统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和“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为着力点,坚持三位一体,点面结合,全力推动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一系列工作举措取得显著成效,该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2023年考核结果被定为优秀等次,取得了新突破;教育强镇复评也顺利通过省评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2025年,揭东区教育系统将紧扣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创建各项指标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成效;立足大局,全方位领会教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部署要求,突出抓好全年工作重点,齐心协力推动教育工作高起点布局、高质量发展,助力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为揭东全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彩。
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2024年,揭东区教育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区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以城带乡,优质教育资源扩面下沉,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有力;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撤并、停办中小学校21所;学校硬件环境进一步优化,新增公办学位1250个,校舍危房基本实现动态清零;学前教育普惠提质,全面实现“5085”工作目标,该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岭南幼儿园自主游戏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区域、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2%,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提升至96.1%,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96.9%,全区义务教育校际优质均衡差异系数首次实现全面达标;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新建华南司法职业学校实现招生办学。
一年来,揭东区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强化思政教育、全面深化立德树人三个“全面”强根铸魂,始终把牢政治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见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优化办学体制、优化布局调整、优化办学条件三个“优化”强校扩优,不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优化资源统筹配置,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以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强化关键人才培养、强化教师交流三个“强化”强师兴源,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高素质教师队伍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推动“单一评价”向“全面发展”转变、推动“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推动“同质竞争”向“凸显特色”转变三个“转变”强教提质,坚持“育时代新人”导向,积极转变办学理念、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以完善依法治教、完善日常管理、完善督导考核三个“完善”强治优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管理,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保障。
多措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创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新一轮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的起始年,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揭东区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坚持“抓党建、扩学位、提质量、保安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思路,全面夯实党建引领基石,积极实施教育体系建设、五育融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治理能力提升、数字赋能教育五项行动,奋力推动揭东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开新局。
——紧守教育初心,夯实党建引领基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场,全面提升党建质量,突出抓好红色教育,增强党建引领动力。深入开展“两比两论”活动,深化“三红工程”成效,持续擦亮党建促教品牌。坚持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教育舆论阵地的建设管理,坚决站稳守好校园意识形态阵地。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风险排查、专项治理和警示教育,维护山清水秀良好政治生态。
——紧贴群众需求,优化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学龄人口结构和分布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和配置。扩充城乡教育供给,完善2025~2027年城乡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磐东中学、揭东区第三中学等续建项目,启动龙尾中学、锡场镇石洋小学、桂岭镇玉白幼儿园等5个改扩建项目;加快教育设备设施提档升级,替换、新建多媒体平台1565个,建设“最美阅读空间”1个;实施强校提质行动,打造新优质学校14所,优化整合学校1所。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优化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推进华南司法职业学校一期第二阶段工程建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巩固“5085”成果,办好1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善揭东区第一幼儿园等13所幼儿园办园条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三所学校”建设,办好11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公办寄宿制学校,实现标准化覆盖率100%,分批次建设义务教育实验校;推进高中教育特色提质,完善结对帮扶机制,提升揭东区第一中学、区第二中学与本区内普通高中和普宁、揭西2所薄弱高中帮扶成效。
——紧扣质量主线,推进五育融合发展。加强“五育融合”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育人成效。健全“大思政课”建设,评选20个思政课一体化优秀教学成果,遴选推出20个思政精品课例,推进8所市级以上德育特色校和30所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建设,全面实施“1+1+1”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建设5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特色校。健全区、镇、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加强课程方案地方整体设计和校本化实施,全面提升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关键素养培养,举办青少年阅读、科普、创新能力等活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特色校本课程为抓手,积极创建“绿美校园”“书香校园”“特色校园”等,力促区级特色品牌学校占比20%以上,提升市级及以上特色品牌学校占比。
——紧抓队伍建设,激活教师发展动能。厚植涵养教育家精神成长沃土,坚持“引育用留”并举,着力建设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招引质效,力争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4名以上,急需紧缺专业教师260名以上。提升队伍素养,落实全员培训,用好对口帮扶资源,努力提高教师培训层次和质量;实施高中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提高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强化关键人才培养,依托“四名工作室”,不断扩大名师示范效应。优化师资配置,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促进名师“送教”,鼓励教师“支教”,探索学区内教师“走教”,推动城乡师资有序流动。加强教师关爱,实施农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改革,拓宽乡村教师晋升渠道;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认真落实待遇保障和教师减负,让教师安教乐教。
——紧盯办学质效,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综合治理,打造健康、和谐教育生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龙尾镇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新建新亨镇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加强揭东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建设,积极培育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提升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辐射成效,谋划启动镇域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进首批试点校督导评估,谋划遴选第二批试点项目。强化托管帮扶实效,充分发挥各帮扶团队的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教育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教育督导,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大宣传、大检查、大整治,努力防范、坚决遏制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加强膳食经费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查侵占挪用膳食经费等行为;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推行分类整治,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严格学校招生工作,确保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紧跟数字浪潮,赋能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教育专项行动,推进教学模式革新和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突出数智融合,加快推进蓝田中学信息化中心学校、白塔中学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培育推广项目建设。注重示范推广,谋划建设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1所、省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名师团3个。重视素养提升,建设揭东区第二小学、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等2个“优秀创客教育空间”,积极实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项目和教育数字化培训与竞赛项目,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