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予光而育 待你绽放
发布时间: 2025-05-23 来源: 作者: 蔡丽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的塑造。所以,教育应该是照亮学生现在及未来的一束光,要以光为引,点亮学生的心灯,让他内心清澈明亮有光芒,成为光,散发光。


  初识小宇时,他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长得虎头虎脑,喜欢交流,小嘴很甜,总是“老师、老师”叫个不停。没想到开学一段时间后,他的行为就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他很容易跟同学们产生矛盾,;爱偷懒,逃避班级的卫生轮值工作;学习上缺乏韧性,不愿意坚持付出努力;作业没完成,总跟我们说是落在家里了……在与他妈妈交流后,我了解了“症结”所在:父母关系紧张,加上各自忙于工作,对他的学习、生活习惯缺乏关心。我明白了他种种表现的背后原来是害怕不被重视,在他的认知里甚至认为只有在学校犯错了,妈妈才会来学校交流情况,才能争取一丁点的时间与妈妈相处。同时,我了解到他乖巧的一面:每当他妈妈身体不舒服,他总能嘘寒问暖,端水拿药,十分贴心。


  我想这样一个懂得关心妈妈的孩子是完全可以被引导、被教育好的。望着学校门口那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标语,我知道我一定要帮助他改变这种现状,要给予他成长的光、给予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他也能发光。于是,在跟他进行多轮谈话后,他慢慢向我敞开了心扉,我告诉他所应该遵守的规矩,并且如果能逐步学会律己,他一定会收获多多:会收获同学的友谊、老师的赞许、家长的陪伴,成为一个人人喜欢的男子汉。我发现当我说完这些“好处”,他的眼里闪过一抹光亮。我让他担任卫生检查小组长,和其他几位同学每周分别负责一天卫生的检查、评分。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帮助与信任,在轮值工作上的表现由偷懒到参加,再到额外主动清扫纸屑和雨后教室外的积水,一点点地改变着;学习上,我和科任老师都给予他足够耐心地指导,为他查漏补缺,帮助他一点一滴地积累,鼓励他迎难而上。同时,我引导同学们多包容小宇的不足,尽量在各方面多帮助他,多肯定他的进步。慢慢地,小宇和同学们的关系融洽起来。


  我知道要让他真正成为阳光小男孩,必须点亮他心中的光,让他闪亮。于是,我尝试培养他的特长。在发现他对打鼓有较浓厚的兴趣后,我鼓励、支持他加入学校的民乐团担任鼓手,课余经常关心、了解他在民乐团中的收获或困难,点赞他的收获,及时为他排忧解难。事实证明,民乐团中的训练磨炼了他的心性,培养了他的耐心,更让他学会了与他人协作。他的性格慢慢沉稳了,是时候可以给他的成长再打一束强光了,让他的变化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肯定。我为他在班级里组织了一个表演专场,并把他表演的过程录成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展示,其他同学家长看到纷纷点赞。一个个的点赞、一句句的肯定,让小宇追求进步的劲儿更足了,也让小宇妈妈渐渐重视、参与他的成长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宇的改变愈发显著:不再斤斤计较,懂得与他人和睦相处;自理能力不断提高,是一个合格的卫生小组长;学习上也上心了,按时上交作业。看到他脸上洋溢的笑容及眼里的光,我由衷感到欣慰,我相信也祝愿他继续向前走,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满满正能量的男子汉。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教师要努力成为照耀孩子们成长的光,用自己的慧眼、耐心、爱心去看见孩子、发现孩子、走进孩子、相信孩子、激励孩子!予光而育,孩子们终会慢慢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系榕城区红旗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