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人工智能赋能职教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5-23 来源: 作者: 记者 洪炯珊 通讯员 吴哲伟

  为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趋势,更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日前,我市召开“智启未来·AI赋能职教新发展”主题活动。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揭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从教学模式革新、师资能力提升、校企合作深化等维度切入,探索出各具特色的“AI+职教”发展路径,分享 AI 课程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鲜活样本。


  市综合中专:构建技术驱动的教学新生态


  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以DeepSeek系统为核心引擎,构建起“技术保障-师资提升-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的AI赋能体系。学校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建立“师生反馈+技术响应”机制,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硬件设备,持续优化系统性能,为教学数字化转型筑牢底座。


  在师资培养方面,该校开创“理论培训+实践研讨”双轨模式。一方面,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开展系列讲座,系统讲解DeepSeek等人工智能软件的技术原理、功能模型、算力算法及教学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学案例分享会与跨学科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个性化教学方案,促进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教学模式创新是该校的一大亮点。学校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在线上,学生可以通过DeepSeek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在线作业和测试等;在线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便捷性和线下教学的互动性优势,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学校将联合企业开发一系列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库、VR、AR、虚拟数字人等,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普宁职校:三级联动打造数智化育人体系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以“规划引领-制度保障-校企协同”为主线,构建AI赋能职教的全链条生态。学校建立“决策-协调-执行”三级组织架构,制定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施方案》,明确“基础平台搭建-深度融合应用-创新生态构建”三步走发展路径。同时出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数字化应用要求;出台《信息化教学考核实施方案》,探索实践数字化评价改革。


  在校企合作领域,该校创新“软硬兼施”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数字化生态体系。这一体系以智慧教学平台搭建为核心,以产业人才培养智能化为延伸,以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为支撑,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例如:校企联合开发“数字校园”综合服务平台,优化校园各领域管理流程,有效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联合企业研发“产业人才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评测模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联合企业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打造校本课程资源库;建成7门在线精品课程并面向校内外推广应用,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师资培养方面,学校推行“三阶赋能”计划:以赛促教,近三年教师在省市级教学能力大赛、双融双创实践活动等数字化相关比赛中成绩突出,获一等奖13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8个;以研促教,设立数智化教学专项课题,累计发表相关论文37篇,王俊填的专题网络课程《一核两翼五重点——普宁职业技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正式上线“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以培促教,通过“内培外引”机制,通过“内培外引、校际联动”等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努力打造出一支兼具教学创新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队伍。


  揭阳理工职校:精准化教学破解育人难题


  揭阳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将AI技术转化为个性化教学的“金钥匙”。通过AI工具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等多维度数据,生成动态学情报告,教师可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定制学习方案。


  教学资源整合是该校的创新突破点。以往教师备课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对教材的主观理解,而现在有了Deepseek等AI工具,不仅节省搜索资料时间,还能跨专业进行知识串联。如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运用豆包AI等软件,教师只需进行精准描述,就能生成所需素材,省去了繁琐的抠图过程,让课堂重点更加突出。在英语教学中,利用AI生成不同理解难度的语料,结合专业特色,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贴合其专业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词汇与语法记忆。


  在突破教学时空限制方面,学校打造“AI小老师”辅助体系。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课堂中,提前录制技能操作短视频,记录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加深对技能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在电子商务营销话术课堂中,讲解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的不同,利用Deepseek、即梦AI、可灵AI 等工具,将抽象的对话生成生动的动画,清晰地呈现仿真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和历史课上,尝试利用数字人生成古今对话视频,再用剪映进行剪辑,当李白与现代小学生“对话”,当历史人物 “走进”课堂,这种突破时间限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立足智慧教育新阶段,我市中职学校的积极探索,不仅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范本,更带来了启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拥抱数字教育变革,持续开展数字教育实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揭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