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阳光透过木棉树的枝丫洒在教学楼,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班每周一节的语阅课随之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阅览室。当我走到角落的书架前,我的心猛地一沉——刚才课前我才翻看的《十万个为什么》,竟然有一页书页被撕得支离破碎,这时,有一小块碎片从夹着的书页间偷偷溜了出来。
顿时,我的心中仿佛燃烧着一股无名之火,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每堂语文阅读课我都三令五申强调要爱护书籍,就连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也写得一清二楚,而这几个孩子竟然不当一回事?思虑一番后,我决定先强压住怒火,等到下一节课时,再到班里向这群孩子了解清楚。
我站在讲台上,在全班同学面前扬了扬我手中这本可怜兮兮的书。“肯定是小旭干的!”班长小刚涨红着脸义愤填膺:“他刚才要看这本书时,有同学说他是从另一个同学手里抢过去的。”我望着窗外木棉树枝头零落的叶子,突然想起这个总爱缩在教室角落的男孩,他总是把校服拉链拉到最高,在老师面前总是把头埋得很低,连交作业时都像受惊的兔子般迅速抽回手。
放学后,我特意留在办公室等小旭。夕阳把玻璃窗染成蜂蜜色时,那个小小的身影终于磨磨蹭蹭地出现了。“听说你很喜欢看科普书?”我指了指桌上崭新的《昆虫记》,封面上的甲虫闪着金属光泽。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垂下头,两只手不停地搓着校服衣角,他依旧默不作声。
“老师小时候也闯过祸。”我翻开书,故意让夹着的书签飘落,“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偷偷地把书店的《安徒生童话》带回家,那天下着大雨,结果那本书被淋得皱巴巴的。”他猛地抬头,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我。“我的妈妈得知这件事后却没有训斥我,她把我带到书店让我向店主道歉,并且付了那本书的钱,回家又教我用吹风机抚平书页,还说错误就像褶皱,只要及时改正就能熨烫平整……”如今,我没想到我竟然把这件一直让我难以启齿的事大大方方地告诉了他。
他愣了愣,原本低得不能再低的头又扬了起来,他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那时的他急于寻找关于恐龙灭绝的资料,旁边的同学却还不肯让他看,他和同学推搡间失手撕碎了书……他有些惊慌失措地看着我,也许是怕我会狠狠批评他吧。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孩子,或许早已在书里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星球。
第二天清晨,我在办公桌发现了惊喜:破损的书页被整齐地粘贴好了。他笔直地站在晨光里,抬头看着我:“老师,我能成为语阅课的纪律管理员吗?”他的声音似乎有些发颤,又像破茧的蝴蝶般坚定。我点了点头,笑着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我在他的周记本里读到这样一段话:“原来被信任的感觉,就像冬日里突然照进教室的暖阳。当老师说她相信我能做得很好时,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光。”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曾经沉默怯懦的小男生已经成长为一位自信阳光的大学生,当我在教师节收到他送给我的祝福时,我仿佛就会想起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像春蚕咀嚼桑叶般温柔。
教育不是猛烈的狂风暴雨,而应该是滋养禾苗的和风细雨。每个孩子都是尚未绽放的种子,或许有的裹着坚硬的外壳,有的沉睡在黑暗深处,但只要给予关注与理解,他们终会在合适的时节破土而出。就像小旭教会我的:蹲下来倾听花开的声音,用爱点亮藏在错误背后的星光,也许这样,每个孩子才能在被接纳的土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向。
(作者系揭东区锡场镇世德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