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化矛盾 多协同 筑平安
惠来县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生动实践
当前,全省“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正处紧要关头,惠来县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通过织密基层调解网格、“一站式”平台解决,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惠来县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通过打造特色调解品牌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该县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精心打造“退休教师+”调解品牌。一批口碑好、能力强、群众信赖的特色调解室应运而生,成为基层稳定的“减压阀”。
近日,靖海镇驿后村一群众进行水泥作业时不慎喷溅到邻屋。虽次日已清洗,但邻居之子情绪激动语言过激。该群众求助退休教师柯石磷,柯石磷当即启动“双线调解”模式:一面建议当事人向镇综治中心登记,一面通过电话安抚邻家青年情绪。随即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现场协商,柯石磷同步电话调解。经疏导,双方误会消除,握手和解并对调解人员点赞。
“有矛盾找老教师”正成为惠来基层治理新风景。至目前,全县各镇场共组织138位退休老师参与基层调解工作。
多元协同,“一站式”平台高效运转。去年底建成的惠来县综治中心建筑面积达380平方米,是该县创新推行“1+6+N”工作体系的核心枢纽。该中心科学设置群众接待大厅、部门进驻室、法律援助室、联合接访室等功能区域,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化解”。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常驻中心,人社、住建等部门轮驻,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全链条服务。该中心通过“统一登记、分类流转、联动调处”机制,切实做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为确保矛盾实质性化解,该中心建立“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流转-风险研判-跟踪督办-案结事了”六步闭环管理流程。对简易纠纷实施快速调解,对疑难复杂问题启动多部门协同或司法介入机制,并持续跟踪帮扶,坚决防止“程序空转”;同时依托“雪亮工程”“粤平安”等智慧平台,实时分析矛盾趋势,强化预警研判,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让退休教师发挥余热,用智慧平台赋能治理。随着“退休教师+”品牌效应持续释放、“一站式”平台高效运转,惠来正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为平安揭阳建设贡献基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