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兴·揭阳|白 丁
发布时间: 2025-07-2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白 丁 作



余凤生简介


  余凤生(1922~1994),名世昌,字凤生,号白丁,以号行,别署问石轩。揭阳榕城人。幼年酷好金石书画,时临摹明清及近代名家画作。私塾同邑林天均画风。山水浓墨重彩;人物线条古朴干脆,逸笔草草而神采奕奕;花鸟则形神具备,甚有动感。是潮汕继林天均之后最有个性的画家。擅篆刻,自谓“余自幼喜习书画篆刻,向无师门,故无门派之见,以为画道各门派之长均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以为画风的成熟取决于对传统六法的解悟程度。以为求艺之道惟勤学而时习之而已”。所作刀法古拙,不拘一格,颇得天趣,时人誉为“岭东金石名师”。有钤印本《问石轩印存》《且集》等,以《陋室铭》《满江红》《归来去辞》长幅巨制印谱为代表作。


  他,清茶淡饭阻不了其对艺术的探索;他,方尺画桌绘出丈许国画;他,是岭东画坛一代怪杰——白丁,如扬州八怪一般,以独特而鲜明的画风行走于潮汕画坛。


  自学成才


  自修自学书画艺术,自修攻读文学和书画理论


  白丁早年受其族人余翼三老画家的影响,对书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余老的指导下,他边打杂工边学绘画。余翼三辞世后,他自修自学书画艺术,夜以继日地反复潜心临摹徐渭、虚谷、石涛、黄慎,以及近现代海派名家任伯年、吴昌硕等大家作品,并自修攻读文学和书画理论。他在贫困中安之若素,饿了,舀碗开水兑酱油;困了,寒衾和衣抱书眠。艰苦的环境下,超乎常人的意志和广采博收的苦学,是白丁出类拔萃之根本。


  画风极具个性


  秉承中国传统文人作画时的心态和精神,以自娱和宣泄情感为依托


  白丁擅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皆能,其画风极具个性化。人物画寥寥数笔,就生动地把人物身份交代清楚,且动作形态也刻画入微,恰到好处。山水画以大写意为主,用笔急促粗犷,不事雕琢,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画的皴法,设色富有笔意,个人风格鲜明。花鸟画保留海派绘画语言,但其表现手法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有时像画速写一般,线条灵动多变,因此增加了画面的绘画性。白丁作画秉承中国传统文人作画时的心态和精神,以自娱和宣泄情感为依托,依靠对中国画笔墨的悟性和与生俱来的构图能力,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情绪,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世间万物的看法。


  岭东金石名师


  能根据各种材料的不同而运刀


  白丁精于篆刻,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印材,寿山石、树根、竹根、藤根、石灰石、电化石等,都是他刀下的印材,能根据各种材料的不同而运刀,做到物尽其用。他喜欢作长篇巨制,如《满江红》《陋室铭》《归去来辞》几组印作,尤为世人所赏。时人对他有“岭东金石名师”之誉,是潮汕印坛的骄傲。


  在揭阳以至潮汕100年来的画坛,作为极具个性的画家,白丁和他所私塾的老师林天均,是揭阳以至潮汕画坛的佼佼者。他为潮汕画坛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他的画风影响当今揭阳画坛不少画家,众多艺术后辈在其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影响下,在继承传统国画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文字整理:黄丽丽

部分资料来源于《揭阳日报》《揭阳人文史话》《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