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对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养成阶段的孩子的精神成长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名著整本书阅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人以七年级上册名著《西游记》为例,浅谈自己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是如何设计和实施的。
一、巧设活动,有兴趣地“读起来”
《西游记》字数较多,语言半文半白,对七年级学生颇具挑战性。只有有趣的阅读,才能消除与经典的隔阂,最终达到享受阅读的境界。对此,我在名著《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激趣。
1.上台讲故事。《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故事引人入胜。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提前布置他们去阅读,然后利用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取经故事上讲台来讲。精彩的取经故事牵动着大家的心,激起了他们想看原著的激情。课前讲“取经故事”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看图聊兵器。七年级的学生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所用的兵器应该并不陌生。因此,我在激趣导入时,先用 PPT 展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所用兵器的图片,然后设置问题问学生:“大家说说这是什么武器?你知道这武器的来历吗?”影视作品没有具体交代兵器的来历,而文学作品却介绍得非常详细。“看图聊兵器”活动的设置,让同学们觉得原著里藏着许多他们尚未发现的精彩,他们对原著的阅读也就更有兴趣了。
3.竞猜歇后语。我们现在很多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名著《西游记》。我在激趣教学过程中还设计了“竞猜歇后语”活动。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如来佛手上翻筋斗——(逃不出手掌心)”等,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
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激趣很重要,方法也很多。若能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指导,有深度地“读进去”
名著整本书阅读信息量大,内容错综复杂,学生往往毫无头绪。所以我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特别重视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1.精读和跳读的方法指导。精读就是精细阅读、精细思考与鉴赏。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精读:(1)篇章回目。把《西游记》的回目小标题梳理归纳,整本书的基本框架就一目了然。(2)经典情节。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个性鲜明,适合精细阅读。(3)特色语言。《西游记》的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人物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
跳读是指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跳读:(1)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如部分人物描写和诗词、韵文。(2)套路雷同、情节简单的故事。
2.批注法的指导。批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勾画圈点,心有所感时进行注解。在《西游记》阅读教学前期,我选取书上的典型例子作批注示范,引导学生分析并仿写。每周督促、鼓励学生边读边写批注,摘抄好词句、妙诗文等,并在班级进行批注成果展示,及时肯定和表扬作精彩批注的同学,也让其他同学获得学习和欣赏的机会。
3.任务驱动研读法。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因整本书阅读内容多且杂而难以持续阅读。因此,我在《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中期,帮学生制定了阅读规划表,以任务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
三、拓宽阅读,有效果地 “读出来”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还不够,教师还应当引领学生向整本书阅读的高阶思维纵横发展。我利用影视资源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阅读。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我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然后找出影视作品对原著进行改编的地方,并评价这样的改编是否妥当。我还根据《西游记》中的精彩部分,引导学生续写故事。
在学习《西游记》的后期,我向学生推荐名家对《西游记》的评论,还推荐同类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让学生阅读。学生在跨界阅读中,逐渐构建起整体阅读思维和能力。
总之,名著整本书阅读不但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策略,点燃古典文化阅读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