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歌手2025》这档音乐综艺引发的热议中,Mickey Guyton、单依纯、陈楚生等七位歌手的各类热搜词条不断更新,一度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可见每个观众对“歌王”的位置都心有所属。但当歌王争夺成为热搜焦点,各家粉丝却陷入激烈掐架,这场本应聚焦音乐的舞台似乎偏离了轨道。
《歌手2025》的核心,本应是歌手以独特方式演绎经典,让作品留在舞台、走进观众歌单。每一位歌手风格各异,或激昂、或舒缓,或怀旧、或创新,她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登上舞台,努力用表演传递情感。适度评论能促进交流,可过度针锋相对让争议沦为恶意对抗,不仅伤害粉丝间的关系,更让音乐本身被忽视。当讨论焦点从歌声魅力转向粉丝之间的“battle”,我们实则与欣赏音乐的初心渐行渐远。
节目组在这场争议里的责任不容回避。舞台竞技的公平性是音乐综艺的基石。观众期待的是歌手凭实力、作品说话,是专业评审基于音乐品质打分。若节目组为流量疯狂营销,借用争议词条赚取热度,让公平性让位于话题炒作,长此以往,节目将失去公信力。当观众发现舞台结果可能被流量左右,音乐沦为流量博弈的工具,对节目的信任便会崩塌。
粉丝群体的激烈对抗也充斥着不少不理性成分。在流量至上的逻辑下,部分粉丝被引导着为偶像“战斗”,将对音乐的喜爱异化为对他人的攻击。可我们需要明白:音乐本是治愈心灵的艺术,粉丝的职责应是欣赏、传播美好旋律,而非陷入无意义的骂战。过度掐架既破坏网络环境,也让歌手陷入不必要的舆论漩涡,最终伤害的是整个音乐传播生态。
观众选择《歌手》,是为聆听能够令自己舒心的音乐、感受艺术纯粹的旋律。若节目背离音乐本质,靠争议博眼球,这样的节目不办也罢;若观众持续为无意义的掐架“买单”,而非专注音乐本身,我们也在助长不良风气。我们应清醒地选择:是被流量牵着走而陷入无尽争吵,还是重拾音乐初心去欣赏一段段精彩表演?
音乐综艺的价值在于为行业输送优质作品、为观众带来听觉盛宴。无论是节目组、粉丝还是观众,都需重新审视对音乐的态度。节目组唯有重拾对音乐负责的态度,保障竞技公平并引导观众摒弃过度情绪化的对抗,才能让音乐综艺真正成为传递美好、滋养心灵的平台。否则,再热闹的争议也不过是一场透支音乐价值的闹剧,最终落得节目难续、观众失望的结局。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2/54/1519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