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该有一棵树》作者是张者,中国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作协主席,新疆兵团作协名誉主席、一级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中篇小说《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曾被各种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获得各类文学奖项。本书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作品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天山深处一片绿色难寻的荒凉之地,围绕着一所小学展开。故事的主角是一群被称为疆二代的汉族小学生和他们的胡老师。在一次关于树的作文课上,孩子们面对窗外只有光秃秃石头的山岭,吐露出最质朴也最动人的心声:山前该有一棵树!这句充满渴望的话语深深打动了胡老师。胡老师决心将这珍贵的期盼变为现实,他不畏困难,多方奔走斡旋,最终克服重重阻力,成功将一棵象征着生命与坚韧的胡杨树移栽到了学校教室外的广场上。在这片焦渴的土地上,这棵树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绿洲与希望。他们格外珍惜它,宁愿自己喝苦涩的泉水,也要省下珍贵的甜水来浇灌。然而,生活的现实常常严酷。胡杨树最终未能成活。更为不幸的是,胡老师后来也因一次意外倒在了讲台前。但几十年光阴过去,一种顽强的精神却奇迹般地留存。在孩子们心中,在故事之外的时间长河,那棵胡杨树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一个不屈的象征,同样长存的,是胡老师的期望与教诲。
胡老师用行动告诉学生们:即使身处最荒芜的环境,也值得播种希望,去争取心中该有的那份美好。这棵树,早已超越物质的存在,化作了支撑信念的力量,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这样一棵象征着顽强与希望的树。
榕城区新兴学校 李 如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