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揭阳,骄阳似火,城乡之间,处处是奋楫争先的场景:心怀桑梓的海内外乡亲,带着资金、项目与技术回归反哺,为家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批批有担当的企业主动与镇村结对共建,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广大群众则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扮靓美好家园……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我市把动员社会力量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构建群策群力新格局。如今,从工商企业界到海内外乡亲,从社会组织到普通市民,社会各界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进来,大家凝心聚力,握指成拳,共同绘就了一幅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和美画卷,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汇集众智,激活发展动能
走进位于揭东区的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现代化繁忙景象。已于5月底开启试营业的蔬菜区里近400个档口的商户正忙着理货、交易;数座高标准冷库巍然矗立,配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精准调控库内温度。
由香港玉湖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向墨投资20亿元建设的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有效串联起近1000家农产品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完整产业链条。它不仅是一个大型冷链项目,更是一个强大的产业引擎,为揭阳特色农产品搭建一条通往全球市场的“高速公路”。项目创造了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让众多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树立了标杆。
同样心系故土的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福亮,在慷慨捐资1000万元支持揭阳马拉松赛事,提升城市形象与活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家乡调研规划,计划投资开发农文旅项目。其愿景是将美丽的田园风光转化为吸引游客的景区,将闲置的农房改造为富有特色的民宿,深度挖掘乡村价值,切实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探索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这些企业家们,以智慧为笔、以情怀为墨,在揭阳广阔的产业版图上,奋力书写着“同心奋进”的生动注脚,激扬起产业振兴的无限动能。他们的行动,彰显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担当与家乡情怀。
面对全省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形势,我市坚持“三产并举、产业强市,陆海统筹、区域协同”,按照市委“1135”工作思路,聚焦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擂紧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的“奋进鼓”。各地各部门坚持真心实意优服务、真金白银降成本、用心用情帮企业,出台惠企暖企政策措施,全力营造到揭阳“放心投资、开心赚钱”的良好环境。一批批乡亲,他们踊跃回乡投资兴业,为家乡带来先进理念、资金、技术和人才。
凝聚社会力量,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招。我市各级统战部门、工商联组织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深入组织开展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百会万企共行动、齐心助力百千万”大行动,广泛动员商协会组织、民营企业与县、镇、村结对共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截至目前,已有2689家民营企业、商协会与1446个行政村成功“牵手”,心手相牵,共谋发展。累计投入各类资金已超过215.8亿元,实施了一大批产业合作、基础设施提升、民生改善等项目。政企同心的协奏曲,正在三江大地上激昂回荡,奏响了振兴发展的最强音。
凝聚合力,增进民生福祉
揭阳籍乡亲遍布四海,他们无论走多远,始终心系故园,是揭阳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 在“百千万工程”中,广大乡亲、侨领积极响应号召,在改善民生、传承文脉、兴学助教、绿美生态等领域倾情奉献,惠及千家万户。
看着家乡揭西县棉湖镇南门大街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骑楼日渐斑驳、风采褪色,京广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文,毅然决定捐资3000多万元用于古街的改造建设。
如今,经过精心修复的南门大街重焕古韵,昔日风采得以再现,不仅留住了乡愁记忆,更一跃成为揭阳文旅的一张闪亮新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知名侨领、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新西兰潮属总会创会会长张乙坤虽远在海外,却时刻惦记着家乡普宁市燎原街道泥沟村的发展。他慷慨捐资3000多万元,用于建设泥沟绿美公园。如今,这座公园绿树成荫,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乐园,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是海外乡亲反哺家乡、造福桑梓的暖心典范。
玉湖冷链物流(揭阳)有限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企业周边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投入1130万元建设总长2.1公里的曲溪街道环山东路“白+黑”升级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周边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未来之所系。乡亲们对教育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仅2023年以来,普宁市教育领域收到的社会捐资就超过18亿元,一笔笔善款化作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一座座现代化的图书馆、一份份奖教奖学的基金。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承载着孩子们求知的梦想和家乡未来的希望。
绿美生态是“百千万工程”的鲜明底色。全市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响应“我为家乡种棵树”的号召,踊跃参与,为绿美揭阳生态建设捐资超过2000万元。一片片“同心林”“民企林”“乡贤林”相继建成,连点成片,汇成一片片绿色的海洋。
从孩子们求知的笑脸到乡亲们畅享绿意的身影,从道路的提升到环境的改善,这些细微处的变化,共同勾勒出揭阳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点点滴滴的奉献汇聚成改变家乡面貌的磅礴力量,共同描绘着“百千万工程”的崭新蓝图。
全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不仅激发了企业和海内外乡亲的巨大能量,更唤起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发动群众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参与绿美生态建设……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
在榕城区地都镇,村民郑建华为支持村里建设公共休闲空间,主动让出自家4间宅基地用于修建村口小公园。这个昔日普通的回乡路口,变成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幸福转角”,提升了村落的宜居水平。“公园的建设是利村利民的事情,作为村民当然要大力支持。” 谈及自愿让出宅基地,郑建华乐呵呵说道。
在揭阳古城保育活化中,居民王培雄不仅带头支持拆迁工作,还无偿提供自家的水电,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他的行动感染了更多人,大家纷纷搬开“小家”的门槛,为古城“大家”的焕新让路,共同守护城市文脉。
在惠来县神泉镇澳角村,为拓宽渔民归家的道路,保障出行安全,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踊跃捐地,共计捐出830平方米的土地。当渔船归港的笛声响起,那条变得更宽阔、更平坦的回家路,让笛声里多了一份温暖与安心。
……
这一幕幕动人的景象,汇聚成揭阳实施“百千万工程”进程中澎湃的社会合力,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建设者”,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日益形成。如今,放眼全市,全员参与“百千万工程”蔚然成风。
投身“百千万工程”,揭阳众志成城。可以说,在当下的揭阳,蓬勃涌动的社会力量已成为驱动“百千万工程”全速前进的重要引擎。这股来自社会深处的磅礴力量,必将持续赋能揭阳高质量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让美好发展蓝图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中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