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榕城青年夜校举办“潮汕俗语的修辞手法与地方特色趣谈”主题演讲
彰显方言独特魅力 焕发潮汕文化活力
近日,以“潮汕俗语的修辞手法与地方特色趣谈”为主题的榕城青年夜校第三十九期活动在揭阳东湖书院举办,彰显方言文化的魅力,为潮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由共青团榕城区委员会主办,揭阳东湖书院、共青团榕城区委团校和榕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协办,揭阳市泓德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承办。活动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揭阳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揭阳市第十批拔尖人才、中学高级教师蔡金河担任讲师。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课堂上,蔡金河围绕潮汕俗语的历史、农耕、戏曲、民俗四大特色,将抽象的智慧融入一个个接地气的生活故事中进行讲解。例如,提到“金厝边,银亲戚”时,不少听众便会心点头,这句俗语蕴含着潮汕人“远亲不如近邻”的处世观,让人联想到巷弄里邻里互送菜脯、共话家常的烟火场景;而讲到“龟笑鳖无毛”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调解析其中的夸张讽喻,调侃“同类相轻”的生活百态,引得现场笑声阵阵。这些潮汕俗语如一面面精巧的文化镜子,映照出潮汕人的性格底色,也使方言中蕴含的文化脉络更加清晰。
互动环节中,蔡金河抛出一连串充满趣味的问题,与听众积极互动交流,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俗语里的比喻、双关等修辞密码,使古老的方言表达与当下的生活场景产生深度共鸣。现场还同步开展了“集揭阳古城印章+讲师手写祝福”环节。年轻学员手持印章册,沉浸式“打卡”古城印记,随后蔡金河为印章册写下“金榜题名”“乡音常伴”等祝福。这份充满温情的互动,为潮汕方言的传承注入蓬勃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感受到潮汕方言背后的文化魅力,更展现出地域文化传承的良好前景,推动潮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使其根基更加深厚、影响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