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轻医美”速成培训危害莫看轻
发布时间: 2025-09-2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作者: 罗志华

  “3天线下特训+50节线上拓展课”“快速上手各类皮肤注射项目,零基础掌握核心技术”“结业即可独立接诊,月入五六万元不在话下”……《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搜索引擎或社交平台上搜索“医美 学习”等关键词,会跳出五花八门的医疗美容类培训机构,不少机构承诺只需几天,毫无医学学习经历的“小白”也能掌握“轻医美”技术,甚至可以成为独立操作的“高级轻医美科技抗衰管理师”或“高级医美咨询师”。


  不乏有人认为,“轻医美”操作不涉及太多设备和仪器,通常只需几个注射器、几块纱布即可,技术操作简单,三四天速成培训就已足够掌握。甚至有人认为,即使操作不当,副作用和风险也比较轻微,很容易纠正。受这些观念影响,非专业人员提供“轻医美”服务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经过短期培训后开一家“轻医美”小作坊,或者在生活美容机构从事“轻医美”操作,也成为医学“小白”的创业好门道。


  事实上,“轻医美”导致的风险与危害并不轻微。比如,针剂注射需根据患者肤质、面部结构调整剂量与深度,避免神经损伤或组织坏死;光电项目需严格把控能量参数,防止烫伤或色素沉淀。这些技术并非短期培训可以达到,而是需要长期临床实践与系统学习。


  部分医疗服务与相对应的生活服务相混淆,在当前是常见现象,体现在生活美容馆打美容针、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灌肠、洗脚店治疗脚癣等,都是分不清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的典型表现。对此,要下大力气通过普法宣传来消除类似错误观念,让民众认识到,医美不管轻不轻,均属于医疗,只能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人在医疗机构里按照执业范围操作。


  “轻医美”的危害与风险被看轻,与打击没有产生足够的震慑力有关。非法提供“轻医美”的机构和个人较多,监管难以顾及,助长了侥幸心理。只有让违法者无法逃脱监管,且付出远大于非法所得的代价,才能让“轻医美”的危害与风险受到普遍重视。


  此外,抬高准入门槛,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美人才,以及让大医美机构也愿意涉足“轻医美”项目,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元的医美服务,才能尽快遏制“轻医美”培训乱象多发势头。(作者系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