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着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揭西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群众 “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 核心需求,今年以来,通过实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全县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医疗服务能力、资源配置效率与群众就医体验均实现显著提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能力建设多点突破
在县级医疗层面,揭西县通过 “结对帮扶” 借力优质医疗资源,让揭西县人民医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机构合作,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揭西肿瘤防治中心,设立博士工作站(引进 2 名专家)与睡眠门诊,成功开展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 3 项揭阳首例新技术,“三甲” 医院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棉湖华侨医院卒中中心通过省级评审,新增心内科介入、神经内科等 20 余项新技术,胸痛中心建设同步推进;揭西县中医医院康复科、老年病科入选广东省 “十四五” 省级中医药临床特色专科项目,成为省中医骨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及省首批免陪照护标准化(病房)医院建设单位。
基层医疗提质行动同样成果丰硕。全县 17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 “优质服务基层行” 基本标准,实现全覆盖;5 家机构正在申报推荐标准,目前已组织人员赴普宁市梅塘镇卫生院学习先进经验。此外,基层卫生院 “眼科” 设置覆盖率达 80%,凤江镇阳西村等 28 家村卫生站中医阁建设计划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的专业性与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医共体与智慧医疗发力
在医疗资源整合方面,揭西县两家医共体总院均制定转诊方案,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25 年以来,总院下转患者2076人次、分院上转总院482人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同时,医共体推行中心药房统一管理,制定涵盖1877个品种的统一药品目录与慢病药品目录,上半年累计点评处方2123份,保障用药安全规范。
胸痛救治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揭西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五云、五经富等 4 家分院通过省级胸痛单元验收。慢性病管理领域,揭西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慢病管理中心已正式运营,与分院实现健康档案互联互通;灰寨镇中心卫生院规划建设全市首家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并通过国家 2024 年度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二星评审(全省 12 家、粤东唯一),形成示范效应。
智慧医疗赋能升级同样亮点突出。2025年以来,揭西县累计实现互认866人次,减少重复检查费用超3万元。依托省远程会诊平台,该县推出 “基层收费、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模式,上半年完成远程CT诊断 4423 例、远程心电770例,让群众“不出镇”即可享受县级诊疗服务。此外,4家县级医院及2家民营医院已率先完成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为公共卫生防控提速。
项目建设与民生服务同步推进
重点医疗项目建设有序落地,棉湖华侨医院地下停车场已于 2025 年第一季度投用;揭西县人民医院地下停车场(一期)、院区综合提升改造两大项目计划总投资 2.3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 1.56 亿元。棉湖华侨医院应急公共卫生综合提升改造项目(计划投资 0.5 亿元)已取得可研批复,即将启动建设。
针对基层医疗设施短板,该县协调解决五经富镇等7家卫生院新住院大楼验收问题,目前5家已完成交工验收,7家均通过驻镇帮镇扶村及典型镇培育资金推进二次装修,累计申请资金2705万元,到位1915万元。
民生健康服务覆盖持续扩大。全县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 48.75%,重点人群签约率 72.61%;4 月份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年度任务,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等均达标。托育服务供给优化,每千人口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揭西县妇幼保健院示范性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此外,该县启动 “体重管理年” 活动,3家县级医院均增设体重管理门诊,为群众提供科学健康指导。
揭西县表示,接下来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深入实施《揭西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推进项目建设为引擎、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为新动能、以创新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为加快建设“潮风客韵、和美揭西”提供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