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榕城区多管齐下,通过科学规划、高效协同与文化赋能,全力服务古城文旅升级,擦亮揭阳古城文化旅游名片。图为公安民警开展巡逻防控等工作,守护古城平安有序。
上图为民警化身“旅游向导”,为旅客指路。方杜沐 摄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揭阳古城迎来游客77.67万人次,同比增长39.37%;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9%;59场特色文旅活动有序开展,非遗民俗与古城风韵相映成趣……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榕城区委、区政府提前部署、多部门协同发力、基层一线持续坚守的成果,诠释了揭阳古城在文旅大考中“进门不堵、游得安心、玩得有料”的服务保障新高度,展现出千年古城在热潮之下从容有序、温情洋溢的全新气象。
综合施策保畅通,多管齐下守平安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榕城区下足“绣花功夫”,以科学统筹构建起覆盖交通、停车与应急服务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让古城的文旅体验既有序又暖心。
走进古城,主要路口随处可见忙碌的公安身影。为守护节日出行畅通,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每日投入安保警力超350人次,在进贤门大道、中山路等核心路段实施“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信号灯灵活调控,配合现场人工疏导,让古城成功避开了“堵点”,全程未见长时间拥堵。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管理部门积极协调共享单车运营商将古城划为“禁骑区”,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外围违规车辆。“一路开进来很有序,跟着指引很快就找到了车位,第一印象特别好。”来自广州市的游客陈先生由衷点赞。
停车不再“一位难求”,背后是榕城区“盘活存量+精准引导”的组合策略。通过平整场地、增设临时停车场、增派管理人员,并引入志愿者现场引导,停车资源被充分激活。更让人惊喜的是,城区部分机关大院敞开大门,免费向游客开放停车。“导航显示这里能免费停车,我就直接开进来了,真的很方便。”从河南远道而来的冯先生,对这项贴心服务连连称道。
安全,是假日舒心游的底线。榕城区建立多部门常态化协调机制,在进贤门等重点区域前置部署救护车、消防车等应急力量,医护人员和设备一应俱全,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随时响应。公安部门坚持科学布警、显性用警,每天部署巡防警力强化街面管控,推动“见警率、管事率”双双提升。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9%,55场民俗活动全部安全有序举行,各服务窗口“不打烊”持续运转,这都折射出榕城区高效有序的假日治理能力。
精细管理提品质,温情服务暖人心
面对假期如潮的游客,榕城区将精细管理融入每个角落,用有温度的服务全力营造安心、舒心的游览环境,让游客不仅玩得尽兴,更能“吃得放心、购得舒心”。
洁净体验,源自于未雨绸缪的细致。早在节前,一场“地毯式”的环境大清扫便已展开。古城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经历了全面冲洗,累计长达8公里,2600多处卫生死角被清理,23座公厕完成检修,78个临时垃圾桶布置到位,为迎接客流做足了准备。节日期间,99名环卫工人坚守岗位,进行全天候动态保洁,垃圾“随满随清、即满即运”,8天内清运生活垃圾超200吨。配合每日3次以上的全面清洗和“一厕一人”的专职管理,古城始终保持着整洁的面貌。
安心消费,离不开市场秩序的坚实守护。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高频次食品安全检查,紧盯餐饮单位、食品摊贩和特产商店,严控风险。同时,密切关注物价波动,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虚假宣传等行为,全力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在节前一次联合行动中,近100名城管执法人员逐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商户签订了约80份责任书,进一步压实经营主体责任。
暖心守护,凝聚着志愿服务的点滴温情。“志愿者们很热情,问路、找洗手间,他们都能够快速解答,感觉很温暖。”游客李阿姨的感言,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这个假期,由团榕城区委组织的超2300人次志愿者活跃在一线。他们在交通路口特别是思贤路、中山路等关键节点,提供咨询引导、秩序维护、环境整治等多样服务,累计服务游客超1万人次。其中,晨曦慈善会的志愿者每日在进贤门、双峰寺等景点协助维护民俗展演秩序;蓝天救援志愿者协会在西湖公园等水域开展专业巡查,并在学宫广场等人流密集地协助管控。更令人动容的是,执勤警力屡次化身“寻亲使者”,先后帮助4名走失儿童平安回到家人身边,用行动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文化赋能增底蕴,古今交融展新韵
文旅的繁荣,在于深度体验的价值创造。榕城区以59场主题文旅活动为媒介,以焕新的文化空间为舞台,不仅聚拢了人气,更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播,让千年古城的魅力转化为游客心中“读得懂、记得住”的揭阳故事。
文旅活动异彩纷呈。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精心策划“寻味揭阳”“庆国庆、贺中秋”系列主题活动,累计开展潮剧、英歌舞、狮舞等非遗展演及民俗晚会59场。学宫广场、进贤门等核心区域人潮涌动,特色美食、文创产品集市销售火爆;“翰墨丹心贺国庆”书画展吸引逾1100人驻足。来自东莞市的游客陈焕如称赞:“揭阳古城人气很高,这一次旅行还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真的太满足了。”同期,区图书馆推出《山河同庆·76载家国长卷》等线上讲座与主题展览,进一步拓展服务半径与受众覆盖面。
文化空间焕新开放。作为古城活化重点工程,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完工并整体开放,连片拱廊与雕花灰塑重现历史风貌,迅速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实现文化传承、商业激活与人居改善的有机统一。榕城馆、惠来馆作为本地文化展示窗口,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维度。旅居新加坡的歌手汤媛媛返乡后感慨:“揭阳的变化很大,文旅节目越来越丰富,看到这些变化我感到非常兴奋。”
媒体联动提升声量。节前《揭阳古城》宣传片精准投放有效预热,节日期间构建“官方+媒体+民间”传播矩阵,央视《焦点访谈》、南方日报、广东卫视及揭阳日报、揭阳广播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密集报道,尤其是揭阳青年英歌队和成员“亿点点”亮相全国平台,显著提升古城影响力。“沈绵钺”等本土自媒体多视角传播,形成“人人代言古城”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放大榕城文旅的品牌效应。
这些实践是对古城保育活化成果的集中检验和精彩展示。通过科学规划、高效协同与文化赋能,榕城区将“管理压力”转化为提升游客体验、彰显城市魅力的“发展机遇”,不仅守护古城的平安有序,更擦亮揭阳的文化旅游名片。
市民毛毛自豪地说:“现在假期看到很多游客在这边,感觉自己的家乡变成了旅游城市,非常自豪,非常开心。”这份源自于市民的认同,正是城市形象提升与文化自信增强的最暖注解。
接下来,榕城区将持续提炼此次保障的经验,在古城保育活化、服务精细管理、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深耕厚植,守护好平日的烟火气,应对好节日的流量高峰,让这座千年古邑焕发“近者悦、远者来”的恒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