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7.67万游客带着对古城的向往涌进揭阳,当39.37%的同比增长数据跃然纸上,榕城区用一场“绣花功夫”般的保障实践,给出了文旅时代古城治理的生动答案。这场“双节”大考,既是千年古邑的流量压力测试,更是城市服务能级的集中展示。
350人次的日均警力并非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布局,将进贤门大道、中山路等核心节点转化为高效运转的齿轮。更值得称道的是“禁骑区”的智慧划定——既保留了共享单车的便利性,又通过运营商协同管理,让古城肌理免受无序停放的侵扰。这种“疏堵结合”的治理哲学,在机关大院免费开放停车位的举措中再度升华:盘活存量资源的同时,更以“揭阳式热情”消解了游客的陌生感。
刑事治安警情18.9%的降幅背后,是“前置救护车+消防车”的未雨绸缪,是巡防警力“见警率、管事率”双提升的硬核担当。但榕城的安全叙事不止于此——当执勤民警化身“寻亲使者”,当2300名志愿者成为“活地图”,安全便从冰冷的指标转化为有温度的体验。这种“刚柔并济”的守护,在晨曦慈善会志愿者维持民俗展演秩序的身影里,在蓝天救援队西湖水域巡查的专业中,都得到了最鲜活的诠释。
59场文旅活动绝非简单的“热闹”,而是以非遗为媒、以骑楼为幕的文化深度对话。中山路308栋南洋骑楼的开放,让历史风貌成为“自带流量”的打卡点;《揭阳古城》宣传片的投放,则构建起“官方+媒体+民间”的传播矩阵。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当“亿点点”等本土文化符号通过央视平台走向全国,古城便完成了从“物理空间”到“文化IP”的跃升。
从“管理压力”到“发展机遇”的转化,榕城实践揭示了一条普适性逻辑:文旅升级的本质,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升级。当“盘活存量”遇见“精准引导”,当“显性用警”融合“温情服务”,千年古城便能在流量洪流中既葆有历史定力,又绽放时代新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