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获悉,由市博物馆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策划、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的“宋‘潮’瓷话——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考古成果展”自5月18日开展以来,累计吸引超15万人次市民、游客打卡,成为今年我市文博领域的热门文化盛事。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笔架山潮州窑遗址考古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130余件考古发掘文物标本中,既有2022年至2024年最新发掘的53件“新鲜”文物,也包含70余件1980年考古发掘的珍贵遗存,绝大多数为首次面向公众亮相。展览以“釉色重光”“手铲问瓷”“百窑肇兴”“千器万象”“窑系共辉”“瓷通远洋”六大单元为脉络,不仅全景式梳理了笔架山潮州窑70余年的考古历程,更通过实物、图文与场景结合,生动还原潮州窑精湛的制瓷工艺,以及其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作为“瓷路明珠”的重要地位,让观众直观感受宋代潮州“百窑林立、瓷通天下”的繁荣景象。
据介绍,展览计划于10月20日起正式闭展。为让更多人感受考古成果的魅力,3D云展览将于近日上线,市民游客只需指尖轻触,就能突破时空限制“云游”展厅。同时,该展览已成功入选“广东省流动博物馆2026年展览项目”,明年将以实物展形式走进省内基层博物馆,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市博物馆还将其纳入“行走的文博”移动展览项目,后续将走进校园、社区、企业,让潮州窑文化“走出去”,触达更多群体。
“此次展览虽已闭幕,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继续。”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依托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等重要文化遗产,推动考古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传下去”。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