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重阳节期间,我市各地大力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0-3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林锐磊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29日是重阳节,记者走访各地,发现不少地方大力开展尊老敬老爱老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关心老人,关爱老人,营造尊老、敬老、孝老的社会氛围,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传播重阳节日文化


  28日上午开始,市文明办联合市税务局、高新区税务局开展“税惠助力夕阳红,文明相伴暖桑榆”线上知识竞答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节日氛围里传递助老爱老温情,在知识竞答里了解老龄税费优惠政策和税收知识,共度“别样温情”的重阳节。有趣的网上活动、重阳节日文化的传播,得到不少群众的欢迎和积极参与。


  市民林琼彬说:“我是在‘文明揭阳’公众号发现这个活动的,确实很有文化特色。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有关重阳的文化知识,比如重阳文化包括登高赏秋、感恩敬老、祈求健康等。此外,里面的题目还突出潮汕习俗,比如板栗香饭、青叶粿、油麻丸是传统美食,这些知识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近日,市第一幼儿园开展“爱在深秋 情暖重阳”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长辈们的敬爱与感恩,让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孩子们心中传承。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话重阳”,从重阳节的故事里,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有的班级的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动手制作艾草锤这一特别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26日,揭东区图书馆在少儿阅览室举办了以“重阳”为主题的“萌智悦读”第62期故事会,邀请48组亲子家庭共100余人参加活动,积极传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分享有关菊花的知识,并通过绘本的讲读和互动,让孩子们理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文化传承。最后,在“佩茱萸”手工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制作茱萸香包,然后带回家送给家中的长辈。


  市民李丽芳对公共文化场所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点赞,她说:“重阳节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敬老、爱老的美德应该代代传承。寓教于乐的活动可以更多更丰富,因为我们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活动。”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重阳节前夕,为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市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开展了敬老爱老特色活动,引导孩子们给家里的长辈捶腿、倒水、洗脚、干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将孝心付诸行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爱。


  孩子读二年级的林女士说:“班主任发信息说,让我们在家里引导孩子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活动。我儿子平时就和爷爷奶奶亲近,这样的教育活动带着重阳文化色彩,我就因势利导向儿子普及重阳文化知识。除了敬老爱老活动外,学校还鼓励我们带孩子开展放风筝、登高、赏菊等活动,我们选择的是放风筝。”


  市民陈怡说:“重阳节的‘登高’习俗,不仅指攀登高山,登上高楼也是可以的。比如夕阳近山、落霞缤纷的时候,带着老人坐电梯到高楼天台登高望远,也是一种‘登高’。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带他们登山并不现实。我们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市民带老人驱车上山顶看日落、坐电梯‘登’高楼赏风景,也能让家里的长辈感受晚辈的一片心意。”


  期盼社区更“适老”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懂得了对老人的敬与爱,应不止于重阳,而在每日的点滴相伴。爱是践行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居家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来说就是一份温暖的呵护。


  市民吴阿姨的儿子为了让父母起居更方便,近期对家里进行了部分适老化改造。吴阿姨说:“我儿子有个朋友开装修公司,这几年一直有在弄居家‘适老化’改造,前几个月的一个晚上来家里喝茶,和我儿子交流这方面的事情。我儿子觉得很不错,就请他帮忙设计。改造好后,我觉得确实在某些方面很实用。比如我们老年人腿脚无力,原先坐厕周边的瓷砖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帮忙站起来,改造后坐厕旁边的墙上安装了一个把手,站起来就方便多了。”


  记者上网发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适老化改造得到很多单位和个人的重视。敬老爱老不仅是在重阳节,应该每天都是“重阳节”,居家适老化、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可以更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据了解,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号建议“关于在城市更新中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议”是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城镇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走深走实,9月底,市人大调研组到榕城区开展专题调研,提出要完善物业配套管理,重点推进电梯加装、充电桩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同步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切实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


  市民何大叔说:“我今年70多岁了,和儿子一家住在6楼,以前每天上下楼顶多3次,因为是步梯,爬得累。去年小区很多栋楼加装电梯,我儿子这栋楼也加装了。有电梯就是方便,带孙子、买菜、下楼散步都很方便。我对儿子说,加装电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这些老年人。小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太少,没有棋牌室之类的地方,如果社区的适老化改造能够多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从健康服务、文化娱乐、生活帮扶等多方面入手,推出更多贴合老年人生活的便民服务与特色活动,让辖区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那我真的会觉得天天都是‘重阳节’‘敬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