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林秦辉:探索玉石榫卯工艺 弘扬传统玉雕文化
发布时间: 2025-10-30 来源: 作者: 林海芬

榫卯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阳美玉都,就有一位深耕于这一中华传统工艺技术瑰宝的年轻玉雕工艺师,他将古建筑榫卯技术应用于玉石雕刻,通过改良传统工具和工艺,将不同玉器构件巧妙衔接,创作出一件件玉石榫卯作品,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他就是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林秦辉。

匠心独运,创新玉雕技艺

走进位于阳美玉都的林秦辉玉雕工作室,一件泛着温润光泽的《进贤门》玉石榫卯摆件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件摆件宽10厘米、高17厘米、长16厘米,其榫卯精巧锁合,透着古典智慧,玉石的温润色泽烘托出进贤门的古雅韵味。

林秦辉告诉记者,这件作品是模仿揭阳古城标志性建筑进贤门而创作的,创作期间,他到进贤门现场观摩了很多遍,仔细研究它的内外构造,最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将它打造出来。

“我做玉雕近20年了,一开始就被玉石的温润和雕刻的创造力吸引,能把一块原石变成有故事的作品,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林秦辉表示,他对传统文化还有古建筑怀着深厚的热爱,在研究古代传统榫卯技艺时,发现可以把玉石与榫卯技艺结合起来,于是就开始研究怎样把平时雕刻剩下的边角料切片以后进行榫卯结构的组合。

在玉石的榫卯工艺中,每件玉器的构件榫头均嵌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衔接严隙密缝,自然咬合,浑然一体,造型别致,展现出成熟复杂、奇妙独特的特点。在林秦辉眼中,榫卯结构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蕴含哲学思想的文化符号。他说:“榫与卯的契合,无需外力,却能坚固无比,这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也是我想通过玉雕表达的理念。”

精雕细琢,传承玉雕文化 

“玉石脆得像薄瓷,林秦辉偏要在上面抠榫卯——光琢磨怎么让玉件严丝合缝、还能经得起把玩,就熬了上百个夜晚。现在看那些玉雕榫卯作品,小到一片玉瓦的卯眼,都透着他对‘老手艺’的死磕劲儿,这股较真劲,在年轻玉雕师里太难得了。” 谈及林秦辉,从事玉器行业多年的郑少丽言语中满是敬佩。

近年来,林秦辉潜心耕耘于榫卯玉雕工艺,先后创作出《揭阳楼》《四点金》《下山虎》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潮汕建筑和《武当山金顶》等系列摆件作品。这些作品融合了传统建筑元素与玉石特性,展现了榫卯结构的精妙组合。

“阳美做玉雕的人很多,但没有人碰玉石榫卯——这活儿太考验功夫了!”玉雕师吴先生直言,“林秦辉敢为人先,把榫卯和玉雕结合到一块,不光多了一种玉雕新技法,更给阳美玉产业打开了新路子,这意义真不一样。”

林秦辉认为,传统工艺是岁月沉淀的瑰宝,它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匠心。他以匠心独运的手法,汲取千年文化的精髓,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理念,让传统榫卯工艺在玉石上焕发新生。“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让更多人看到揭阳玉雕的魅力,也期盼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林秦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