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受台风“帕卡”影响,下了一场豪雨。雨歇后下楼遇到买菜回来的邻家大姐,裤子湿漉漉的,白上衣沾着些污水。问及原因,她一脸气恼地倒“苦水”:骑自行车经过一片积水时,后面的汽车没减速,“哗”地一声潇洒而过,避之不及,被溅了一身,“你看看这司机,好没‘车德’,幸好今天休息不用上班,要是上班途中被溅,那可真是狼狈了。”
这种经历大概许多人有过。下雨天在路上行走,最郁闷的事莫过于小心翼翼绕过积水,却被后面疾驰而来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糟心之余想找车主理论,人家已经一溜烟开远了,只能望“车”兴叹:天下雨滴易躲,车溅水花难防呀!
如今私家车越来越多,驾驶人的开车素养成了一个焦点话题。随意加塞、违规变道、开远光灯等不文明行为并不鲜见,这些都是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考量”驾驶人文明素质的一杆标尺。雨天开车也是。雨天开车减速慢行,不仅关乎自身行车安全,还展现出驾驶人所具备的文明素养。驾驶技术可以通过“恶补”得到提高,但有没有“车德”则是根本性的问题。外出遇上雨纷纷,路上行人真是“欲断魂”,而司机坐在车里倒是大雨淋不到、车轮溅起的水花也打不着,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假如雨中是你,或是你的亲人,正当上学或上班的途中,被溅湿衣衫,无论是谁,心情瞬间会糟到极点。
我们常常说,细节彰显文明。一些可见的不文明行为,几乎体现在细节之处。在一些细节还有所欠缺,或许也属于一种无意识。所以,如果说雨天汽车不减速溅人一身水是一种不文明的话,个人倒宁愿相信这种不文明大多是无意识所为——对细节不注意,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而要改变这一行为,多一些推己及人的想法尤为重要。因为有了这一层想法,雨天开车时的顾忌也自然会多一些,考虑别人的感受多了,自然就能在细节处改变自己,避免“人车矛盾”。
因此,雨天开车,若看到路面有积水,且旁边有行人时,慢慢踩一脚刹车压住水花,虽然只是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但就是这“慢一点”的一脚刹车,体现出司机对行人的尊重和谦让,这份文明的光芒已足以驱散雨天带来的不便,让人倍觉温暖。
(编辑:林勇珊)